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札記-韓劇-【明天和你】:時光旅行



韓劇【明天和你】,韓文:내일 그대와,내일是明天,그대是你(註1),와是介詞的和(with)。
這是一部穿越時間劇,雖然沒有明講,但看之後便明瞭其「時光旅行」之設定:
1.時光旅行者只能往返現在、未來,不能回到過去。只要他活著的(未來)時間段,他都能去。
  男主角第一次穿越在2009年3月25日的49天(49齋)後,
  地點是南營往首爾隧道,所到的未來時間點是2015年冬。所以,是6年後。
2.時間等速,或說時間不能靜止
  舉例才好懂。
  若男主角今天6:00出發去一年後的未來,在那邊待了2小時後,回到現在。
  因為時間等速,得加回花掉的2小時,時間只會是今天的8:00。
  這也是為什麼第6集男主角卡在12月3月(沒搭到去南營最後一班電車)而徹夜未歸。
3.未來可以扭轉。這穿越劇常常會難以自圓其說、邏輯自洽之處。
4.穿越方式是坐電車。南營→首爾,去未來;首爾→南營,回現在。


本齣戲要角三人,男主角俞素俊(維基:柳炤俊)、女主角宋瑪琳、
大叔宋斗日(女主角父親、和男主角一樣的時光旅行者)。

為何以「明天和你」作劇名?「你」應該指女主角。
男主角俞素俊(維基:柳炤俊)和她相識相愛結連理而改變人生走向,即「明天」之因。

兩人成婚,再包括2019年3月25日,
原本男、女主角和大叔三人死期,共兩大命運轉折點。
因此,至少有三條時空線(或看成平行時空),如下圖。
這是我最感興趣的,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因。

藍色虛線是兩大轉折點、紅色線是這部戲男主角主要走的時光軌跡。

第一條黑線,是原本命運。
男、女主角終生不相識,死前僅相遇二次。
初次是2009年3月25日,兩人由於彼此而逃過南營火車事故。
後來,居然一同死於2019年3月25日的交通意外(男34歲、女35歲)。

我最不能理解,
男主角和大叔已經知道自己的大去之期、地點,卻不閃躲、趕往赴死,編劇卻對此沒交代。
還有,2019年3月25日那天,未來的男主角,
一方面跟男主角說沒法改變,另一方面又要回去好好跟女主角相處(第三集尾)。
我猜最佳的理由應當是第四集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話:
「與其是單獨的個體,彼此在一起,不忽略對方,一起戰勝所有的一切,應該才是對的吧。」


第二條黑線,是整齣戲的主線。
男女主角2016年9月結婚之後,第一條黑線自此事後的"未來"消失
而男主角消失,是進入第二條黑線後產生的「新增」事件。

大叔為什麼找不到不見的男主角?因為男主角穿越到整整三年後,
從2016年11月30日跳到2019年11月30日,當時第二條黑線的大叔已經過世。
其次,男主角自那時昏迷到2022年2月,
時間等速之故,即使馬上回去,僅能回到2019年2月。
換句話說,2016年11月30日~2019年2月,注定空白。


第三條黑線,嚴格說,2019年3月25日才是起點,係第二個轉折點。
大叔這天犧牲自己救男女主角,實際上就是他的女婿和女兒。
第二條黑線2019年3月25日之後的"未來"消失
於是,男女主角一路走到2022年。
也因此,沒撞見第二條黑線2019年11月30日昏迷的男主角。


*****
最後,講點題外話,網路上的中文字幕僅有一版,
這版怪怪的語句,就無法查其他人怎麼翻,我個人覺得麻煩。
簡單的單詞還好,比如:女主角都叫男主角:여보,
這版翻為:房屋中介,其實應該是Honey(註3),這我查得到,
然而,如果是整段句子,我就投降了。



--------------------------------------------------------------------------------------------------------------------
整理【明天和你】的平行時空
--------------------------------------------------------------------------------------------------------------------
註1:維基:明天和你 圖片來源


註2:韓語語法:實用韓語詞類概論3
○"二人稱"指談話的對方。如:당신(您),자네(你),그대(你),너(你),
너희(你們)。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札記-政治-(中國)交質與和親※


收錄在《古文觀止》裏,《左傳》 ‧ 隱公三年的<周鄭交質>(註2)寫道: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
 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
 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
白話(註2):
 信用不發自心中,盟約交換人質也沒用
  (交質,就是把親生兒子交給訂盟國對方當作人質。)。...
 假如有真誠信用,山澗溪流中的浮萍,蕨類水藻這樣的菜,
 裝在竹筐鐵鍋一類的器物裡,用低洼處溝渠中的水(粗劣的食物、粗陋的食器),
 都可以供奉鬼神,獻給王公為食。
 更何況君子締結兩國的盟約,按禮去做,又哪裡需要交換人質啊?

這告訴我們:
一來,當時國與國間有交換兒子作為人質的行為,強制對方信守。
二來,周是共主,鄭是諸侯,已到非用「失去兒子」作為懲罰才不致背義忘信,
   象徵周天子威信掃地,也就不能擔當國際間的仲裁者。


若以人性來思考古代的同盟立約,從高尚而低劣,
上者是以人格、道德(神靈)保證信譽,形式上用口頭承諾足矣,即一言九鼎;
次等,立下白紙黑字的契約,透由法治、人治加以保障,
於周朝(東周式微),則由各國的宗主國-周天子出面主持公道,
於現代,則是司法、行政機關,令使讓雙方履行履約或令毀約者付出代價;
再次等,則用抵押物,但如果互信不強,也會怕實踐約定,對方不會交還;
再不行,才用人情、親情加以約束,如上述的交質或稱質子(註3),還有聯姻、和親(註4)。

質子在春秋戰國時代蠻常見的,甚至到了中國最後專制皇朝的清朝仍有。
吳三桂之子「吳應熊」(註5)便是知名例子,而且,此例還包含和親,康熙帝姑姑嫁他。
但是,正如<周鄭交質>所質疑:有什麼用,彼此依舊不信任。
吳三桂最終叛變了,康熙帝也不安好心眼,早已視之為威脅,
即便吳不叛國,也會想方設法除掉他。
所謂「質子」、「和親」皆是現實政治利益為優先,誠信永遠次要。


*****
既然不重信諾,質子下場是否多為淒涼嗎?這很難說,看人們怎麼審度、交易好處。
例如:戰國時代楚懷王的太子,熊橫(後來的楚頃襄王),
當他父親楚懷王被秦所擄,楚國假稱楚懷王已死,向齊國請回太子。
齊國宰相說:
「如果不讓熊橫回去繼位,他其它兄弟就會被立為王,
 那這人質就毫無作用了(君主之家,兄弟會搶奪王位,父子會比手足親)...」
於是就齊王放熊橫回國(註6)。
而且,假設熊橫在齊國這段期間受好待遇,
日後兩國間或許比較少戰爭、好合作,放他回去,搞不好對齊更有利了;
又例如:秦始王的父親嬴異人,雖身為庶子在趙國當人質不被趙國君臣待見,
但遇到呂不韋,呂不韋將其視為「奇貨可居」(註7),助他回秦當繼承王位。


「和親」始於漢初,漢高祖用對匈奴服軟,以麻痺之。
到漢武帝當政,國富兵強,皇帝已不念是人家丈人、大(小)舅,置之於死地。
此等姻親為圖將來控制、滅掉對手而鋪路。

漢朝劉家這樣對付別人,亦防著別人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外戚。
我老師說:
「漢文帝之所以登皇位,其中一個理由是他母族(外公、舅舅)謹慎善良。這點很有趣。」(註8)
政治婚姻的結盟,向來不單純,親情是工具。



----------------------------------------------------------------------------------------------------------
1. 交質,就是把親生兒子交給訂盟國對方當作人質。
2. 在別國當人質的太子或王子,待遇不一定可憐。
 對方有可能會討好他們,等他們回國不失為一條人脈。
3. 和親政策,最後是結親、結怨很難說。
----------------------------------------------------------------------------------------------------------
註1:圖片來源




註3:維基:質子 (東亞政治)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之間為了互相取信,會互相交換人質,稱為質子。
○中央強權亦出於控制地方勢力的需要,會任命地方首領的親人為京官,稱任子,美言為入侍。


註4:維基:和親
和親始作人是西漢高祖劉邦,白登被圍七日之後周勃解圍擊退冒頓,
接受婁敬獻策,開啟了「和親政策」。
[婁敬,被賜姓劉,故又作劉敬]


透過政治婚姻使平西王吳三桂的世子吳應熊以額駙的身分留居京師,實際為朝廷的人質。


註6:
○楚國大臣都為此事擔憂,就共同商議説:
「我們大王在秦國不能回來,以割地相要挾,而太子又在齊國作人質,
 如果齊、秦兩國合謀,那我們就要亡國。」於是,想立楚懷王在國內的兒子為王。
昭雎説:「大王與太子都被諸侯留難,而我們違背王命擁立他的庶子,不合適。」
於是,詐稱楚懷王去世訃告齊國,
齊國國君齊湣王對國相説:「不如拘留楚太子來要求楚國淮北的土地。」
國相説:
 「不能,如果楚國新立君王,
  那麼我們就空守着一個沒有用處的人質,並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不義的事。」
有人説:
 「不對。如果楚國立了君王,正好與新的君王作交易説:
  『給我們下東國,我就為您殺掉太子,不然的話,就與秦、韓、魏三國共同擁立太子。』
  這樣下東國一定能得到。」
齊湣王最後採納國相的計謀放回熊橫。熊橫回到楚國,繼承王位,是為楚頃襄王。
原文: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楚大臣患之,乃相與謀曰:
「吾王在秦不得還,要以割地,而太子為質於齊,齊、秦合謀,則楚無國矣。」
乃欲立懷王子在國者。
昭雎曰:「王與太子俱困於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乃詐赴於齊,齊湣王謂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
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質而行不義於天下也。」
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與其新王市曰:
    『予我下東國,吾為王殺太子,不然,將與三國共立之』,然則東國必可得矣。」
齊王卒用其相計而歸楚太子。太子橫至,立為王,是為頃襄王。

2. 戰國時期「抱空質」是什麼意思?反映出當時什麼樣的情形?


戰國時有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呂不韋,他雖然事業有成,但深感商人社會地位太低,
所以萌發了從政的雄心。
當時,秦安國君有一個兒子名叫子楚,他被送到趙國當人質。
由於秦國屢次攻打趙國,所以趙國對子楚很不禮遇,生活用度也不寬裕,
經濟拮据,日子過得很不稱心。
當時呂不韋正好在趙都邯鄲做生意,看到子楚的特殊背景和處境,
認為「奇貨可居」,於是就去求見子楚。呂不韋對子楚說:「我能光大你的門庭。」
子楚聽後笑著說:「您還是先光大自己門庭,然後再光大我的門庭吧!」
呂不韋說:「您有所不知,我的門庭是有待您的門庭光大後才能光大啊!」
子楚心知呂不韋所說意思,便和他促膝深談。呂不韋告訴子楚自己的計畫:
秦昭王死後,安國君得立為秦王,如果安國君華陽夫人能立子楚為繼承人,
那麼子楚就可爭到太子之位。後來呂不韋的計畫果然成功了,
子楚被立為太子,繼位為國君,於是拜呂不韋為丞相。
呂不韋果然因為子楚這個奇貨,而得到了數不盡的名與利。
後來「奇貨可居」就用來比喻利用某種專長或有價值的東西以謀利。


○《史記 卷九 呂太后本紀》:太后家薄氏,謹良。


---------------------------------------------------------------------------------------------------------------
參考資料:<xy224 楚国为什么会对齐国开战?>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韻文_(周)《詩經》小雅:北山之什:<北山>:率土之濱※


《詩經》小雅:北山之什的<北山>(註2)的: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屢屢被引用。
意思應當廣為人知,若不清楚此段或想了解整篇詩文的白話意思,可以參考百度(註3)。
這一篇僅解釋「率土之濱」,更準確點,欲說明為什麼要用「濱」?

濱,指水邊。
這是來自於中國古代傳說裡的世界觀或宇宙觀(註4):天圓地方,地外環海。
百度解說是:
 頭上是天,腳下是地,天是半圓形罩在四方形的大地上
 大地的四周是四海:東西南北海,古人稱國境為海內

所以,相對來說,國境之外就被稱為「海(外)」。
換言之,王土的四面八方,無論有水無水,一律都叫「海(外)」。
舉個例,雖然南越、安南(現在越南)不屬海域,
對古時中國還有國土接壤,但仍然要說它是「海(外)」。

最後,我說我個人意見:若不考慮音韻,
率土之濱或許換為「率濱之內」(對應"天之下"),應該會比較好懂些吧~



---------------------------------------------------------------------------------------------------------------
在中國古傳說的影響下,國境之外皆「海」,古人稱國境為「海內」。
---------------------------------------------------------------------------------------------------------------
註1:圖片來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解釋為整句話意思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

○(一)陟彼北山,言採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gǔ),憂我父母。 
(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三)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四)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 
(五)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qú)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六)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全詩六章。首章怨恨繁重的公差加在自己身上,給父母帶來憂愁;
次章説同為王臣,卻勞逸不均, 自己差事特別繁重;
第三章自我慶幸年輕力壯,還能應付四方奔走的差役;
第四、五、六章連用十二個“或”字,兩兩對舉,具體揭示了勞逸不均的事實。
詩人在這一系列鮮明的對照中,盡情地傾訴了心中的不平和牢騷,
從一個側面寫出了社會的不平等。


註4:
釋義:是指國境之內。古代傳說,頭上是天,腳下是地,
天是半圓形罩在四方形的大地上,大地的四周是四海:東西南北海,
故,古人稱國境為海內。

○基本釋義: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抱,因而稱國境以內為海內
 海內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大亂。--《資治通鑒》
○詳細釋義:國境之內,全國。古謂我國疆土四面臨海,故稱。
 《孟子·梁惠王下》:“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
  焦循 正義:“古者內有九洲,外有四海……此海內,即指四海之內。

3. 教育部國語辭典:率土之濱
率,依循。濱,水邊。率土之濱指四海之內。
《詩經.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古人認為中國四面環海,海濱以內為所有國土,所以藉四周的海濱來指全國。
率:自,沿。濱:水邊。


---------------------------------------------------------------------------------------------------------------
參考資料:<xy224 楚国为什么会对齐国开战?>

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札記-戲劇-從出演演員猜戲劇類型

我是從【狐狸新娘星】(註1)曉得李帝勳(譯音)這位韓星的。

查維基(註2)後,又曉知原來好幾年前,我就看過他出演2012年的電影【建築學概論】(註3)。

維基寫李帝勳的經歷:
平時愛打拳擊,並對動作片十分有興趣,所以很想出演跳舞與拳擊相關的電影。
在【狐狸新娘星】裡就不少搏鬥鏡頭,對於所謂的青春愛情劇(偶像劇),似乎多了些。

他另一部【遺物整理師】,他擔當要角(共同男主角)之一,
以地下拳賽選手的身份出場,當中,自是也少不了血腥打鬥的畫面。



這兩三天,我觀看youtube推播有人剪輯【doctors 醫生們】的短片,
我查詢它收視率,詫異居然會16%以上,於是,飛速追完20集。

女主角朴信惠(註4),第一集登場就武術制伏黑道,後面十幾集中有打架,卻偏少。
但由此,可以說朴信惠有著李帝勳相同「才藝」,演的戲(導演選角)大概率有武打。
同樣地,不難猜到2021年春季,朴信惠參演的【Sisyphus:the myth】,戲中會有什麼元素了。

一般而言,電影導演有各自有固定作品風格,人們可依此預期新作會有什麼。
然而,多半的人記不住電視劇導演名字,
而從主要演員名單,或許能提供一絲絲期待的方向。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占卜_十二星座傳入中國

2018年6月出版,吳鈎《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註1)一書云:
將十二星座之說帶入中國的是,天竺僧人那連提耶舍。
於他譯的《大乘大方等日藏經》卷8(註2,以日藏經簡稱)談及。

不過,經中星座名與現今的頗有差異。
日藏經:射神、磨竭、水器、天魚、特羊、特牛、霜鳥、蟹神、獅子、天女、秤量、蠍神。
現今版:射手、魔羯、水瓶、雙魚、牡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平、天蠍。

由於出版時間離現在三年,其餘能搜尋到的資訊也都這樣講。
除非有新的考古證據,不然,這就是星座傳入中國的啟端。

今年三月,我在另一本書(已經忘了書名)讀到:
中國最早出現西洋12星座的壁畫,畫於張世卿墓後室墓頂。如下圖(註3):

我們可從《全遼文》卷11<張世卿墓志銘>(註4)認識墓主人生平。
要略言,他是遼代晚期較有影響的一個漢族官吏人,巨富,樂善好施,慕道崇儒敬佛。
由於生前篤信佛教,死後依西天荼毘禮火化人殮(註5)。因此,才有此壁畫。

然而,必須說:對佛教有些了解的人,應當知了佛教禁止(出家)弟子觀星望斗的。
《佛遺教經》,亦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
云:
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殖及諸財寶。
 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
 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
修行多與「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相關,可將十二星宮全當成方便法,不了義吧!



-------------------------------------------------------------------------------------------------------
十二星座之說,透由天竺僧人那連提耶舍翻譯的《大乘大方等日藏經》的卷8,傳入中國。
-------------------------------------------------------------------------------------------------------
註1: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人愛談十二星座
將十二星宮帶到中國的天竺僧人叫那連提耶舍
隋朝開皇初年,他從印度帶來一批梵文佛經,並著手翻譯成中文,
其中有一部叫《天乘大方等日藏經》,裡面便提到十二星宮:
“是九月時,射神主當;十月時,磨竭之神主當其月;
十一月,水器之神主當其月;十二月,天魚之神主當其月;
正月時,特羊之神主當其月;二月時,特牛之神主當其月;
是三月時,雙鳥之神主當其月;四月時,蟹神主當其月;
此五月時,獅子之神主當其月;此六月時,天女之神主當其月;
是七月時,秤量之神主當其月,八月時蠍神主當其月。”
[都講到愛談的份上了,那應該很風行。我懷疑特,應作牡]




[這一篇文章詳盡介紹張世卿墓室所有壁畫]


志文前題「大遼師化州故殿直張公墓志銘並序」一行,
「前燕京□□□□中散大夫守鴻臚少卿開國子鄭皓撰」一行。
志文云:「大安中,民穀不登,詔行郡國開發倉廩以賑恤之。公進粟二千五百斛。以助國用。
皇上喜其忠赤,特授右班殿直。」按《道宗紀》:大安二年、三年,
在上京、中京、南京等地,屢次發粟賑貧民。三年四月「立入粟補官法」。
張世卿入粟授官,史志正合。《志文》稱世卿植花獻佛,
又於天祚生辰建道場,延僧誦經,施粥舍藥。具見當日社會一側面。
至於契丹漢人通婚、世俗送終火化,皆當時直接記錄,彌足珍也。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札記-數學-新加坡小六數學題

網友告訴我一則新聞報導(註1),說是新加坡小六數學題難倒許多人,題目如下:



而我讀完之後,幾乎同時就知道解法。
我覺得我高中、(理工院校)大學同學們也應該一眼能瞧出。
或許是記者浮誇,故意聳動視聽,安那標題。

假設參數,一定選方便自己計算的。
我的作法是假設伊凡(B代稱)有X枚5角,總錢幣數是X+104(題目說她有104枚2角)。
所以,B:X枚5角+40枚2角+64枚2角。
又因為海倫(A代稱)跟B的錢幣一樣多枚,
所以,A:X枚5角+40枚5角+64枚2角。

第一題問誰比較多錢?
若A-B大於0,就是A比B多錢,反之,B比A多錢。
(X枚5角+40枚5角+64枚2角)-(X枚5角+40枚2角+64枚2角)
相同的去掉,40枚5角-40枚2角,故,A>B。多12元。

第二題問,若A的錢幣重1134g,5角比2角重2.7g,B的錢幣重量為何。
從前題,知道A比B重的部分在於那40枚的差異,只要減去多重出來的部分,即B錢幣重。
故,(1134-40*2.7)g


我和那位網友討論,她算不出來的原因是太在意X的值是多少,
她認為知道X才有辦法知道答案,其實不用,
第一題,是比大小(相對),X可以在相減中去掉了。
第二題,也是比相對數值,兩人都有X,也可以省略。



------------------------------------------------------------------------------------------
註1:新加坡小六數學題難倒全國 學生網民同崩潰 醫院銀行都出po抽水 (圖片出處)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札記-中史軼聞-(宋):《萍洲可談》:待漏院※



宋代流行寫筆記文(註1),包含史料筆記,因而豐富了歷史細節。
前幾天在讀一本朱彧撰的《萍洲可談》(註2),
序言中重要部分有被維基(註3)翻成白話。我的意思是:該書介紹看維基就夠了。
以下舉其中三點:
1. 《萍洲可談》早就遺失但因為有別的書引用、收錄它的內容,
  於是,能將其拼湊還原。約略統計,已回復原貌的八、九成。
2. 作者朱彧在王安石變法時屬新派人物,
 故書中對二蘇頗有微辭,對於執行新法的呂惠卿和舒亶又有好感。
3. 卷一記朝廷章典;卷二多記北宋末年廣州藩坊、市舶司之事;
 卷三記有王安石、司馬光、蘇轍、黃庭堅、沈括等人的事蹟,其中對蘇軾記載尤詳。


****
我對卷一中的一段感興趣(沒有標題),
它描寫的是百官約四更天(丑時)準備早朝的情景(註4):
 朝,辨色始入,前此集禁門外。
 宰執以下,皆用白紙糊燭燈一枚,長柄揭之馬前,書官位於其上,欲識馬所在也。
 朝時自四鼓,舊城諸門啟關放入,
 都下人謂「四更時,朝馬動,朝士至」者,以燭籠相圍繞聚首,謂之「火城」。
 宰執最後至,至則「火城」滅燭。
 大臣自從官及親王駙馬,皆有位次,在皇城外仗舍,謂之待漏院,不與庶官同處。
 「火城」每位有翰林司官給酒果,以供朝臣,酒絕佳,果實皆不可咀嚼,欲其久存。
 先公與蔡元度嘗以寒月至待漏院,卒前白有羊肉酒,探腰間布囊,取一紙角,視之,臡也。
 問其故,云「恐寒凍難解,故懷之」。自是止令供清酒。

因為沒有現成的白話翻譯,下文是我摘要翻譯(不確定的文句則省略):
 天剛亮,能辨別物色的時候,百官開始集合在皇城禁門外。
 宰相以下的官吏,也就是除了宰相外的所有官吏,
 每人提著一個白紙糊燈籠,燈籠上寫明官位,燈籠繫上長柄舉在馬前(要讓人看到馬在哪)。
 眾臣從住處來到禁門的時間是四更(丑時:1點到3點)。
 所以,當時人們說:
 「四更時,朝馬動,朝士至(四更時候,入朝士大夫及其馬兒動身前來)」
 又稱群臣拿燈籠圍聚在禁門前等待的景象為「火城」。
 宰相是最後到此的,到之時,所有人都將熄滅燈籠(應該是進去後文的待漏院)。

 皇城邊有特設的等候室(聽候入朝),謂之為「待漏院」,
 按官秩安排不同處所,同級別待一塊。
 待就是等候,漏是古代的計時器,我在前一篇講過(註5)。
 待漏院常備有酒肉瓜果。
 作者說他父親曾於農曆10月在那和蔡元度等上朝,
 服侍這些官老爺的奴僕對他二人說這有提供有羊肉、酒,
 便從腰間布囊取出東西,一看,是帶骨的肉醬(臡)。問他為什麼放在布囊?
 他說:「怕結凍咬不動,擱懷內比較溫暖」。由於有人私藏,自此之後,只供應清酒。

依照《宋史》卷70紀載(註6),禁門開啟時間是卯正一刻。
宋朝是一日100刻(註7),非96刻,所以大約是6點14分。
到待漏院是四更,最晚是3點,入朝是6點14分,他們等的時間頗長呀。



------------------------------------------------------------------------------------
「待漏院」,待就是等候,漏是古代的計時器。
它是皇城邊有特設的等候室,官員等待上朝之處,
常備有酒肉瓜果,按官秩安排不同處所,同級別待一塊。
------------------------------------------------------------------------------------
註1:百度百科:宋代筆記文
○筆記文是一種隨筆記錄的文體,“筆記”之“筆”即文筆之分的“筆”,意謂散記、隨筆、瑣記。
筆記文包括史料筆記、考據筆記和筆記小説。
○宋代史學,較前昌盛,有名學者,多精史筆,所以宋代的筆記文以史料筆記一類為最發達。
其主要特點在於多就“親歷”、“親見”和“親聞”來記敍本朝的軼事與掌故,
內容較為切實,不乏第一手材料。這一部分筆記,首先值得重視。


○序言:
是書《文獻通考》著錄三卷,
左圭刻入《百川學海》,陳繼儒刻入《祕笈》者,均止五十餘條,不盈一卷。
陶宗儀《說郛》所錄,更屬寥寥。蓋其本久佚,
圭等特於諸書所引,掇拾殘文,以存其概,皆未及睹三卷之本也。
惟《永樂大典》徵引頗繁,裒而輯之,尚可復得三卷。
謹排纂成編,以還其舊。雖散佚之餘,重爲綴緝,未必毫髮無遺,
然較左、陳諸家所刊,幾贏四倍。約略核計,已得其十之八九矣。
彧之父服,元豐中以直龍圖閣歷知萊、潤諸州,紹聖中嘗奉命使遼,後又爲廣州帥,
故彧是書多述其父之所見聞,而於廣州蕃坊市舶,言之尤詳。
考之《宋史》,服雖坐與蘇軾交遊貶官,然實非元祐之黨。
嘗有隙於蘇轍,而比附於舒亶、呂惠卿,
故彧作是書,於二蘇頗有微詞,而於亶與惠卿則往往曲爲解釋。
甚至元祐垂簾,有政由帷箔之語。蓋欲回護其父,不得不回護其父黨;
既回護其父黨,遂不得不尊紹聖之政,而薄元祐之人。
與蔡絛《鐵圍山叢談》同一用意,殊乖是非之公。
然自此數條以外,所記土俗民風,朝章國典,皆頗足以資考證。
卽軼聞瑣事,亦往往有裨勸戒,較他小說之侈神怪,肆詼嘲,徒供談噱之用者,猶有取焉。


註3:維基:萍洲可談


註4:
○在宋代,百官「朝,辨色始入,前此集禁門外。
朝時自四鼓,舊城諸門啟關放入,都下人謂『四更時,朝馬動』。
朝士至者,以燭籠相圍繞聚首,謂之『火城』。宰執最後至,至則滅燭。
大臣自從官,及親王駙馬,皆有位次,在皇城外仗舍,謂之『待漏院』,
不與庶官同處火城。」
換言之,上朝百官需要先在「待漏院」等候,漏是古代的計時器,待就是等候。

○待漏院為朝臣聚集之所。《宋代官制辭典》:
「待漏院,官廨名。唐朝已置。宋沿置,設於宮城左掖門南。
 為百官上朝前等候宮門開門之所。
凡早朝,自宰相官以下,都得在四更鼓起身入皇城門,所謂『四更時,朝馬動』。」
每人用白紙糊燈籠一個,燈籠上寫明官位,燈籠繫上長柄舉在馬前,
齊集於宮門前之待漏院,等候宮門開啟,何時開啟則得視皇帝何時上朝。

○餓肚子上朝自然是件苦差事,有人因此揣著羊肉上早朝。
宋代的朱彧在《萍洲可談》記載了這件事:
「每位有翰林司官給酒果,以供朝臣。酒絕佳,果實皆不可咀嚼,欲其久存。
 先公與蔡元度嘗以寒月至待漏院,卒前白:『有羊肉、酒。』
 探腰間布囊,取一紙角視之,臡也。問其故,云:『恐寒凍難解,故懷之』。
 自是止令供清酒。」
哎,順手牽一塊羊肉的後果很嚴重,竟然導致更換了早點,僅供應清酒了。
但想想也好,大清早冷颼颼的,喝上幾口驅驅寒。




註6:
漏刻,《周禮》,挈壺氏主挈壺水以為漏,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所以視漏刻之盈縮,辨昏旦之短長。自秦、漢至五代,典其事者,
雖立法不同,而皆本于《周禮》。
惟後漢、隋、五代著于史志,其法甚詳,而曆載既久,傳用漸差。
國朝復挈壺之職,專司辰刻,署置於文德殿門內之東偏,設鼓樓、鐘樓於殿庭之左右。
其制有銅壺、水稱、渴烏、漏箭、時牌、契之屬:壺以貯水,烏以引注,
稱以平其漏,箭以識其刻,牌以告時於晝,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填金。
契以發鼓於夜,契有二:一曰放鼓。二曰止鼓制以木,刻字於上。
常以卯正後一刻為禁門開鑰之節,盈八刻後以為辰時,每時皆然,以至於酉。
每一時,直官進牌奏時正,雞人引唱,擊鼓一十五聲,惟午正擊鼓一百五十聲。

2. 北宋官員上朝二三事 
由於官員進入待漏院的時間較早,因此待漏院提供酒肉瓜果供應。
《萍州可談》記載,「先公與蔡元度嘗以寒月至待漏院,卒前白『有羊肉、酒』。
探腰間布囊,取一紙角,視之,臡也,問其故,雲『恐寒凍難解,故懷之』。
自是止令供清酒。」《萍州可談》作者的父親與蔡元度均是神宗朝時人,
可見神宗時期待漏院開始只供應清酒。汴京市民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一大好商機。
待漏院前聚集著大量早點攤,徐鉉曾經面對「待漏院前燈火、人物、賣肝夾粉粥,
來往喧雜,即皺眉惡之,曰『真同塞下耳。』」也就是吐槽這種擺攤設點的行為粗鄙不堪。

○官員們早起了,那麼皇帝幾點起床呢?
陸游《老學庵筆記》云:「唯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終,謂之待旦。
蓋更終則上御盥櫛,以俟明出御朝也。」據久保田和男《宋代東京研究》考證,
「皇帝在黎明十刻前(2小時24分鐘)起床、盥洗,然後等待朝會開始時間。
冬至時一更長度是2小時38分,夏至為1小時40分鐘。
換言之,所謂黎明前的十刻前,是指冬至時的五更初、夏至時的四更末」,
大約是與官員同時。

○禁門開啟的時間是卯正一刻。
《宋史·律曆志·漏刻》:「常以卯正後一刻,為禁門開鑰之節,盈八刻後,以為辰時。」
北宋時期的朝會大致有以下三種:大慶殿大朝會,一般是正旦、國有大事之時舉行;
垂拱殿視朝,允許宰相以下重要職事官參加,常有重要事務進奏;文德殿常朝。
垂拱殿視朝屬於日常朝會的一種,
皇帝接受中書、樞密院、三司、開封府、審刑院、請對官的奏事。
大約在辰時退回大內吃早飯。
根據王禹偁的《待漏院記》,禁門開啟後,垂拱殿朝會馬上開始。


○宋代是古代更鼓制度發展和完善的重要時期,
這一時期與更鼓制度密切相關的計時工具、計時方式、譙樓等物質、技術基礎都日臻成熟;
京師成爲宋代更鼓制度最爲完善的地點;
宋代更鼓制度運行的物質技術基礎是計時工具和計時方式。
基本的計時工具有水漏、火鍾、圭表、輥彈及機械計時器
宋代時制爲每日十二時辰,共分一百刻,
夜間行使更點制,日出前和日入後的各兩刻半皆歸入晝時。

○宋代官員作爲社會的精英階層,具有嚴格的上朝時間規定。
因「漏者所以正晨昬之度,爲朝會起居之節」,
漏刻爲朝會提供標準時刻,所以官員在正式上朝前的一段時間稱爲待漏。
待漏院即官員待漏之時集結休息之所,唐元和二年(807)六月,
「始置百官待漏院於建福門外」,至德年間「令有司據班品置院」,
至此待漏院分官位品級而設。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天文_12時辰與刻漏※

西方將一天等分成24小時,
印度是6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
中國則是12時辰,按地支依次名之。
當今世界皆用西方那套作標準,若將印度、中國兩套時間系統對應24小時制:
印度:初日分:6時-10時;中日分:10時-14時;後日分:14時-18時;
   初夜分:18時-22時;中夜分:22時-隔日2時;後夜分:2時-6時。
中國:子:11時-隔日1時;丑:1時-3時;寅:3-5時...
   後面,每兩小時為一時辰,以此類推。
百度百科(註1)寫,現今12時辰的時間段,乃唐朝訂下,
唐朝前縱使也是兩小時計一時辰子時是0時-2時,丑時是2時-4時...,與今不同。
我蠻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可是,我遍尋不著任何資訊能辨明真偽。
再者,我也疑惑為什麼如此巧合,
西方、印度、中國切割一天全不選10進位,而是6能整除的數字。


中國的計時,還有幾件事能拿來聊。
第一,夜間計時的制度:「更」
「更」如何對上現在慣用的小時。從下圖(註2)能一目了然。

第二,用地支計十二時辰從何時開始
由清朝趙翼《陔餘叢考》卷34中<一日十二時始於漢>一文,
一日的12時段以地支(子、丑、寅、卯...)為名,開始在漢武帝太初曆之後
太初曆之前,據杜預對《左傳》中「卜楚丘十時」的注釋,
是用「夜半、雞嗚、平旦、日出、食時、隅中、
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這12個詞彙稱之。
子時等同夜半、丑時是雞嗚、寅時是平旦,依序而下。

「卜楚丘十時」出處在《左傳•昭公五年》(註4),
意思為一日有10個時段,但這不就和杜預說的12個不一樣了?
趙翼對此作解釋:「雖然說10個,實際用的是12個。」

其次,或許會困惑的是,1點到3點的丑時為何是雞嗚,打鳴沒這麼早吧?
這恐怕不能朝字面意思去想,古代的長柄兵器「戈」也叫「雞嗚」(註5),同是和雞叫無關。
所以,先當作方便指時間的「代稱」吧,
就像泛稱不認識的人為阿貓阿狗、張三李四,但那人非貓、非狗,也不一定姓張、姓李。

另外,現在比較少人知道宋朝以後有把十二時辰對半分成「初」和「正」(註1)。
例如,子時兩等分成「子初」、「子正」。
依24小時制論,「子初」為23時到0時、「子正」是0時到1時。
這麼說,就有24時段,便和現在用法一致。


第三,中國古代計時工具(看現在時間)
普遍人知的古代計時工具是日晷,如下圖(註6),

再者是刻漏(漏壺、 水鐘,註7),是最主要的計時工具(註8),如下圖(註9)。
在無法看日晷,如夜晚、下雨等等沒日光的時候,它可以派上用場。
若是遇天寒結冰,還有點香、沙漏等計時方法。


用水計時,不可能算水滴數,而是看漏滿(裝滿)多少水量、達多少刻度。
所以有從刻漏所衍伸出的中國時間單位:「刻」,即我們常聽到的午時三刻的那個「刻」。
「刻」在不同朝代有不同時長,維基(註10):
 隋後普遍行百刻制,每一晝夜為100刻,即一刻為14.4分(14分24秒)。
 如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到「漏以銅壺盛水,刻節,晝夜百刻。」
 但因100不能被12(一日十二時辰)整除,後來一晝夜又被先後改為96、108、120刻。
 至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頒行時憲曆後,改為日96刻。

一日96刻仍為目前所通用,此一刻即15分鐘
因此,午(正)時三刻,便是12點45分(註11)。
而若要古制單位表示11點45分,應說成午初三刻。



----------------------------------------------------------------------------------------
1. 一更是戌時、二更是亥時、....五更是寅時。
2. 一日的12時段以地支(子、丑、寅、卯...)為名,開始在漢武帝太初曆之後。
3. 宋朝以後有把十二時辰對半分成「初」和「正」。
4. 克漏是最主要的計時工具,一刻鐘每個朝代時長不同,慣說是15分鐘。
----------------------------------------------------------------------------------------


註2:奇鼎事業:十二時辰是什麼。(圖片來源)


註3:
一日十二時始於漢
古時本無一日十二時之分,《左傳》卜楚丘曰:日之數十,故有十時。是言一日只十時也。
其見於史傳者,記日之早晚則曰平旦,曰日中,曰日之夕。
又如《史記•天官書》旦至食、食至日失之類。記夜之早晚則曰夜半,曰夜未央,曰夜向晨。
又如《漢書•廣陵王胥傳》雞唱時,
《昌邑王傳》夜漏未盡一刻之類,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時也。
況古人尚以甲、乙、丙、丁、戊分夜之五更,謂之五夜,
若其時已有甲子乙丑紀時,又何得以甲乙紀夜乎?
又《淮南子》日出暘谷為晨明,登扶桑為朏明,至曲阿為旦明,至曾泉為蚤食,
至桑野為晏食,至衡陽為隅中,至昆吾為正中,至烏次為小還,至悲谷為哺時,
至女紀為大還,至虞淵為高舂,至連石為下舂,至悲泉為懸車,至虞淵為黃昏,
至蒙谷為定昏。
是古時一日夜尚分十五時,且其所分之候晝多而夜少。
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蓋自太初改正朔之後,曆家之術益精,故定此法
如《五行志》日加辰巳之類,皆漢法也。
杜預注《左傳》「卜楚丘十時」之語,
則曰夜半,曰雞鳴,曰平旦,曰日出,曰食時,曰隅中,曰日中,曰日失,
曰晡時,曰日入,曰黃昏,曰人定。
是雖不立十二支之目,亦已分十二時而非十時矣。
蓋曆家記載已用十二支,而民俗猶以夜半、雞鳴等為候也。


註4: 
左傳•昭公五年》杜預《注》,載有十二時辰的完整名日為:
夜半、雞嗚、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2. 《左傳》占筮:卜楚丘神奇預言三不朽學說創立者叔孫豹的悲慘結局 
初,穆子之生也,莊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謙》,以示卜楚丘。
曰:「是將行,而歸為子祀。以饞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餒死。《明夷》,日也。
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自王已下,其二為公,其三為卿。
日上其中,食日為二,旦日為三。《明夷》之《謙》,明而未融,其當旦乎。故曰為子祀。
日之《謙》,當鳥,故曰明夷於飛。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
象日之動,故曰君子於行。當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離》,火也。《艮》,山也。
《離》為火,火焚山,山敗。於人為言,敗言為饞,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饞也。
純《離》為牛,世亂饞勝,勝將適《離》,故曰其名曰牛。
《謙》不足,飛不翔,垂不峻,翼不廣,故曰其為子後乎。吾子,亞卿也,抑少不終。」
 (《左傳》魯昭公五年) 


註5: 《十二時的筆記整理》
【雞鳴】:地支命名,稱作丑時。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
即深夜過後的1時一3時。「雞鳴」《辭源》注爲:兵器名。
《辭海》則注道:《詩經,齊風》「篇名。樂府《相和歌》曲名。戈的別稱。」
雞鳴確有雞叫之意,
但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即深夜過後的1時一3時。
「雞鳴」一詞,源于《春秋左傳正義》中「雞鳴而食,唯命是聽」之句。
早於此例的句子裏,即或有「雞鳴」,也均非特指時間,而僅僅是表示「雞叫了」這種情況。
如:《詩經、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為什麼我要強調赤道式日晷這個問題?
日晷本質是度量時角,只有把晷面平行於赤道面放置才有意義。
而我國古代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沒有認識到這點的。當然你會說地平式日晷。
地平式日晷比赤道式日晷只有更複雜,因為其刻度是不均勻的,
我們古代的渾儀會刻時間刻度。
可是,那種國家製作,代表最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渾儀,
時間刻度是在地平圈上,是均勻的100刻,
這是明顯錯誤的,說明了古人當時對日晷原理根本沒有什麼深刻認識。
這個現象,直到宋代皇佑渾儀製作的時候,才被糾正,時間刻度才被正確地刻在赤道圈。
赤道式日晷,保守的講,不會很早。
而且,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日晷在半數以上的情況下是無法使用的。
所以用日晷推斷真太陽時並不可取,難道夜裏和陰天出生的孩子就不用真太陽時?
我國古代時間管理的主要設備是刻漏
[ 裡面的古文援引《宋史》卷70:漏刻,《周禮》,挈壺氏主挈壺水以為漏...]


註9:




註10:

古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至清初定為九十六刻。今用鐘表計時,一刻為十五分鐘。

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札記-中史-明太宗變明成祖※

明太宗、明成祖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註1),因大行皇帝無子,他得以庶系入朝14歲即位。
別瞧不起他年紀小,嗣統之初,
他就和皇親、重臣打起著名「大禮議」(註2)歷時十七年的政治鬥爭。


「大禮議」中,明世宗有個操作,我很感興趣。
維基:
 嘉靖十七年,
 朱厚熜給明太宗上尊號為「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父親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簡敬文獻皇帝」,
 並將睿宗獻皇帝神主升袝太廟。
為何明世宗非得把「明太宗變明成祖」?

明世宗是明朝第11任皇帝(註3,假如英宗、代宗算兩任的話)、
他堂哥明武宗是第10任、他伯父明孝宗是第9任、他祖父明憲宗是第8任,
而他的生父朱祐杬不曾登位。
明世宗是以「兄終弟及」的原則,承襲他堂哥明武宗皇位。
「大禮議」表面上爭的,就是追封他的生父成皇帝身份,即沒君臨天下過一日的明睿宗。
可是,他為何多此一舉,再尊原本的明太宗朱棣(燕王),成後來人們熟稱的明成祖呢?

明世宗和明武宗全是明成祖的直系,乃"同一血脈"。因此,不應是血統緣故。
要說不同血脈,南宋時,宋高宗是宋太宗趙光義之後,
繼位者宋孝宗,乃宋太祖趙匡胤之後,那才是差距大。


有人說,會讓「明太宗變明成祖」基於兩理由。
其一,保證明世宗自己的皇位正統性;其二,減輕讓生父朱祐杬入太廟的壓力。

在我看來,最主要是正統性。
由於明世宗跟明成祖一樣,是旁系取代嫡裔、小宗入繼大宗,
有了明成祖此先例永永遠遠坐鎮太廟,明世宗生前,位子坐得天經地義;
死後,這群明成祖後代絕不敢議論明世宗得位不正,間接保護明睿宗(明世宗生父)地位。

而根據明朝宗廟制度(註4):
 明代,寢殿供奉九位皇帝神牌,太祖、成祖(嘉靖帝改諡)為萬世不祧之君,
 除此以外超出九個的則移入祧廟中。
移出的原則是「親盡則祧」,換句話說,除了廟號是"祖字輩"外,
從"宗字輩"裡跟當今聖上關係最遠、最老的那位先被移出。
於是,明世宗將這位明朝第3任皇帝升格為「祖字輩」的明成祖,
只要明朝不亡,便不會離開太廟(牌位離開的順序,從明朝第4任的明仁宗開始,接著第5任)。

至於「減輕讓生父朱祐杬入太廟的壓力」,要看「明世宗」子嗣是否綿綿不息。
倘若後繼之君、後繼的後繼之君等等都是睿宗、世宗的後世子孫,
那祂們在太廟會穩穩妥妥坐到更替7任皇帝之後了。


------------------------------------------------------------------------------------------------
左昭右穆,父為昭,子為穆,親盡則祧。
------------------------------------------------------------------------------------------------






註4:
一般情況下,太廟寢殿神牌開國君主(一般是太祖)居中,
按昭穆制度,左昭右穆,父為昭,子為穆,三昭三穆,一共供奉七位皇帝。
如果一個朝代需要祭祀的皇帝超過七個,除太祖「萬世不祧」以外,就「親盡則祧」,
即把與在位皇帝關係最遠的皇帝的神牌移出寢殿,移到祧廟當中進行供奉。
[開國皇帝,常常是"祖",劉邦正式名稱是漢太祖高皇帝,被簡稱漢高祖。]

2. 議祧
擬議將親盡之祖的神主遷出宗廟藏于祧,謂之“議祧”。祀遠祖、始祖之廟為祧。
古代帝王宗廟,除百世之祖不遷外,其馀五世親盡則遷去神主藏于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