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

中地_瑯嶠:現台灣恆春※



這數週,走新北、宜蘭的登山步道,
偶爾會見到劉明燈(1838年—1895年,湖南人,曾任台灣總兵)的題字碑。
於是,起了興致,查劉明燈的相關資料,便瀏覽到一篇報導(註1),當中一段寫:
 屏東縣車城福安宮的門口有個劉明燈立的石碑,
 陳耀昌指出,劉明燈擅長書法,也在台灣各處設立石碑,
 包含,雄鎮蠻煙碑、虎字碑、金字碑等,但福安宮的名碑其實有點吹牛。
 羅妹號事件發生後劉明燈接見李仙得,
 但李仙得不理他跑去跟和原住民族卓杞篤談和簽訂南岬協議,
 導致劉明燈領兵下來,卻無戰功,他只好立個誇大石碑。


以前讀過駱芬美的《被扭曲的臺灣史》、《被混淆的臺灣史 》,
對於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 1830~1899, 法裔美國人, 外交官)、
卓杞篤(?~1872, 排灣族卡羅酋邦的頭目)並不陌生。
李仙得是美方處理(Rover)羅妹號事件的代表,
李仙得之後以該事為契機,1872年3月與清官員商議建造燈塔,
即現在屏東鵝鑾鼻燈的前身(《被扭曲的臺灣史》chap.3)。
同年10月,李仙得因跟美國駐中大使不合,前去日本,
說服日本於1874年發動牡丹社事件(《被混淆的臺灣史》chap.3)。
應該察覺得出他有強烈殖民台灣的企圖心...話說遠了。


過去讀的時候,
沒有特別留意「瑯嶠」(即今日屏東恆春)二字,今天突然間好奇為何它古稱「瑯嶠」?
從字義直觀,看不出有什麼特殊含意;從發音:ㄌㄤˊ ㄐㄧㄠˋ,也頗難想到諧音。
因此,就找較有公信力的網站之說明,如下:
1. 農業知識入口網(註2):
 恆春的古地名,據說有:「瑯嶠」、「娘嬌」、「郎嬌」、「Longkiauw」等。
 其中最常聽到的是:「瑯嶠」,這原本是排灣族原住民對恆春半島這塊土地的稱呼,
 只是翻譯上的不同,例如「Longkiauw」就是荷蘭文的音譯。
 關於「瑯嶠」的字義,有很多說法,而根據原住民的語言來說,
 「瑯嶠」是對恆春半島一種野生「蝴蝶蘭」的稱呼,為什麼恆春半島和「蝴蝶蘭」有關呢?
 因為根據史料的記載,以前的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非常豐富,
 尤其是遍地野生的「蝴蝶蘭」,更是吸引人的目光。
 所以原住民稱這片土地為「瑯嶠」,就是指開滿蝴蝶蘭的土地。
 不過因為後來這裡的蝴蝶蘭太有名了,吸引國內外的人爭向購買,
 整個恆春半島的蘭花被採擷一空,所以也看不到當時美麗的景象了。
 
 也有人認為「瑯嶠」是「琉球」的意思,只是讀音上的不同。
 這個說法是根據歷史上「瑯嶠族」的風俗習慣、文化民情都不同於後來的排灣族,
 所以認為「瑯嶠族」其實是「琉球人」,是從日本沖繩漂流過海,來到恆春半島居住生活。
 以上幾種來源之說,也透露了恆春地區自古以來多采多姿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2. 維基導遊:恆春(註3):
 恆春的古名「瑯嶠」、「琅𤩝」(臺灣話:Lông-kiau),
 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舊時為琅嶠十八番社。
 十九世紀中葉,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
 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
 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福建籍上書房總師傅蔡新曾受嘉慶賀壽匾題,「綠野恆春」四字,許為追念同鄉耆老。


所以,「瑯嶠」可能是「蘭花」或「琉球」(註4)。我著實不清楚哪個對。
不過,若以原住民「高砂」的發音是Tako,漢人音譯成「打狗」,
日本人音譯成「高雄」(日文的"高雄"發音是Tako)的地域發音演變邏輯。
我會偏向於相信「蘭花」之說。


附帶一提,依大愛電視台的影片【發現】20140412 - 今昔琅嶠(註5)的介紹。
鄰近「車城」鎮鎮名由來是,最早遷居至此的漢人,
為了抵抗當地原住民騷擾,以「柴」築建城牆,故稱「柴城」。
「車城」、「柴城」台語發音接近。
也有人說:柴牆的抵禦強力不夠,又增加牛車頂上。「車」是取「牛車」之意。挺有趣的。



------------------------------------------------------------------------------------------------------
瑯嶠,台灣屏東恆春之古名,
「蘭花」(瑯嶠是排灣族語的蘭花)或「琉球」(荷語Longkiauw與琉球音近)的意思。
------------------------------------------------------------------------------------------------------


註2:農業知識入口網


註3:維基導遊:恆春


註4:參考資料:琉球的前世今生
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
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今釣魚島西南170公里)時,
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虯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虯。
唐朝編纂《隋書》時,因“虯”意為小龍,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琉球。
至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將該地美名以:琉球,意思是琉璃玉和珍珠球。
日本人稱呼其為“沖繩”的原因,是因為在其《唐大和上東征傳》上記載:
“753年,鑑真東渡到阿爾奈波島。”這個“阿爾奈波”,日本語讀作“Okinawa”,即“沖繩”的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