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化學_西班牙蒼蠅

高中時代,我鄰座的同學超級愛聊男女性事,
應了錢鍾書先生的話(註1):
「一個十八九歲沒有女朋友的男孩子,
 往往心裡藏的女人抵得上皇帝三十六宮的數目,
 心裡的汙穢有時過於公共廁所。
 同時他對戀愛抱有崇高的觀念,
 他希望找一個女人能跟自己心靈契合,
 有親密而純潔的關係,把生理衝動推隔得遠遠的,
 裹上重重文飾,不許它露出本來面目。」

 
某天,他突然問我:「噓~你聽過西班牙蒼蠅嗎?」
我說:「沒有。」
他眉飛色舞,嘴角上揚,我感覺他心中的魔鬼在跳舞。
他放低音量,娓娓道來那是一種藥,他打算拿來如何如何。
簡單兩結論,
一。他認為那是迷姦藥品;二。他在意淫(預謀犯罪)。
 
 
基於好奇心,
我大學時問過幾人,全都沒聽過這玩意,
所以大學的朋友比較正派嗎?哈哈。
到當兵,我問一位弟兄,他愛吹噓自己是夜店咖,
其實,我們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言多浮誇。
但我仍是想問他,並同時告訴聽聞經過。
他說他從未聽過,
相同功能用FM2就好,之後他就開始吹牛皮。
我懶得提他說過什麼了,哈哈。
 
 
後來,我偶然讀書讀到「西班牙蒼蠅」(註2),勾起這段回憶。
書中言,它正確名稱是「芫菁素 cantharidin」,C10H12O4,
早期(西元前一世紀就有例子)人類拿來當春藥用(註3),
事實上那是個誤會,會充血是發炎,而不是亢奮。
而且它有劇毒,會致命。目前被用在治療癌症(註4)。

書(註2)上還說,它之所以臭名遠播,
是因為義大利情人卡莎若瓦(Gianconni Jacopo Casanova 1725-98)
(註5)的怪招,並非確有成功案例。
 
 
 
------
註1:《人、獸、鬼》三聯書局 Page62

註2:《蘇老師 掰化學》天下雜誌 Page 182

註3: 維基百科條目:斑蝥

註4: 百度百科:斑蝥素

註5: 維基百科條目:賈科莫·卡薩諾瓦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中史-(秦朝)李開元《秦謎》

李開元先生的《秦謎》,
採偵探小說的模式,於秦朝的考古資料仍是匱乏之現時,
大膽假設,合理推導,一個個解開秦朝歷史的謎團。
(目前文獻證據仍嫌不足,不敢言是真正求證)
這其中有些亦是我的從前讀秦史的迷惑,
我蠻推薦讀此書,下面,是我摘擷書中重要謎題之解析。


一。秦始皇贏政是呂不韋之子嗎?
答:否。
理由一:刻玉符(法律認證),
安國君立贏子異為子,有證明文書(玉符),有正本副本,
正本存在秦政府檔案室,副本則有子異持有。
同樣,贏子異之子,
贏政(後來的秦始皇)一定有,才能從趙國回秦國。

理由二,醫學。
史記的呂不韋列傳:「至大期時,生子政。」
大期,根據左傳,僖公十七年的注疏:「十月而產,婦人大期。」
所以,贏政,必然是贏子異之子。
為何司馬遷又在前面寫得很曖昧,
因為列傳的題材,來是民間的街談巷議。
而後,司馬遷也用"大期"二字,來破除謠傳。
(目前種種考據,秦始皇本紀的說法,比較靠譜。)

再說,商鞅變法後,秦國法律森嚴,國君繼承問題豈能馬虎,
贏子異來趙作質(子),身邊必隨行有秦朝醫官。若有問題,定會察覺。

理由三,樊噲後代繼承爵位的事(Page 35),
由於漢朝承襲秦朝法律,
從此事可見秦朝對於繼承血統(爵位),相當嚴苛。
因此,秦始皇不可能為呂不韋之子。
 
 
二,秦始皇之弟成蟜,
為何少年(15歲)能攻下韓國城池,而後叛逃?

推測理由是,成蟜之母,夏姬,是贏子異歸國後,生母做主而娶。
(妻子由母系挑,這是傳統。)
既名為夏姬,很可能是韓國人,夏在韓國境內。
如此,成蟜為了在宮廷內鬥脫穎而出,韓國外戚必會與予適當幫助。
 
附帶而提,贏子異,後來認楚國人的華陽夫人為母,
而封為太子的繼承人,改名為子楚。(奇貨可居的故事)
由於母親楚國籍,叫子楚便理所當然。
之後為了避名諱,後稱楚國為荊國。
 
從此可知,秦始皇父親當秦王時,
宮廷外戚有三股勢力,
楚國勢力-華陽夫人、昌平君(名字是熊啟,秦始皇祖母的姪子)
韓國勢力-贏子異生母、夏姬(成蟜的母親)
趙國勢力-趙姬(贏政的母親)、呂不韋
 
成蟜很可能是後來繼承王位失敗,逃亡韓國。
而驅趕者,作者推測是趙國勢力,趙姬利用(面首)嫪毐。
 
為什麼呢?
第一,依秦國法律,有軍功才能封侯。
但是史冊卻沒指出嫪毐是建何功勳而致之,極大機會是由於此事。
第二,此事不怎光彩,秦始皇刻意抹去。
而後的嫪毐叛亂,也是很詭異,等到秦王離開咸陽才叛變,
違反"擒賊先擒王"的原則,料想,也是為了消滅韓國勢力。
 
不幸的是,楚國勢力借題發揮,
消滅趙國勢力-嫪毐,趙姬(軟禁),呂不韋...
讓昌平君(楚國人)當上秦國右相(有古兵器證明)。
 
 
三,歷史怎沒記載,始皇后是誰?
為何太子扶蘇一接"賜死的聖旨",就自殺?

 
根據秦國傳統,秦王的結婚年齡在23歲。
而秦王政23歲時,秦宮廷的外戚勢力只剩楚一支力量。
始皇后(Page 222),極高機率是
由他的祖母-華陽夫人所指定,肯定是楚國人。
(太太由母系挑,這是傳統。)
而到秦王政這一代,秦楚已締結了21世的姻親。
(宋朝出土的詛楚文可證明)
 
後來,秦王政決定要滅六國統一天下,最大的阻力,必然是楚國。
秦楚兩國都是外族(西戎、南蠻),
向來被所謂的中原漢族所排擠、瞧不起。秦晉之好,只是權宜之策。
漢族骨子裡不想與蠻族親,而秦、楚自然相濡以沫。
這21世,不是秦國王子娶楚國公主,就是楚國王子娶秦國公主。
血濃於水,可以想像秦王政為了統一大業,所承受的壓力。
 
楚國在秦勢力太龐大,攘外必先安內,
出征楚國,必先翦除國內楚國的外戚勢力(根本除不盡)。
於是,始皇后之名於秦國史一筆抹去(身亡與否,無人知曉),
昌平君遭遣等等等。
始皇后之子扶蘇,雖貴為太子,但身上流有楚國的血。
推想秦王政不願讓與楚有血緣的貴族攀附他,
因此刻意冷落他,消滅一切統一之障礙。
 
太子扶蘇心裡也明白他的身分尷尬,
才造就他被矯旨賜死,卻不抗拒、查證的行徑。
 
 
其實這也解釋了我長久以來的疑惑:
為何當時流傳「楚雖三戶,亡秦必楚」(Page 283),
亦有一說「秦滅六國,楚最無辜」。
 
秦楚這麼樣的親,卻被除之而後快,
楚國情何以堪!怎樣都不能接受!
縱然只剩三家,也要滅掉秦國。
 
同時,當陳勝吳廣以楚國名義揭竿而起,
所推出的精神領袖是秦朝太子扶蘇、楚國名將項燕。
怎麼會有人舉秦朝太子,又要推翻秦朝呢?
恰恰是因為扶蘇有楚國的血統,引起楚國人的同情呀。
 
 
四、胡亥為何接受趙高的「指鹿為馬」?
贏政的母親(趙姬)雖然被軟禁,
不過,一來,畢竟是母子連心,
二來,對外族而言,養面首(男人)不是奇怪之事。
一段日子後,兒子思母,最終會見面,罪過得到寬恕。

這時候,根據傳統,太太由母系挑(提第三次),
趙姬會找娘家趙國之女,許配作贏政之妃,
胡亥,猜想便是這個趙國女之子。
並且陪伴胡亥長大的寺人,
最好的便是找有母親感覺的的趙國人,這才選上趙高。
因此,胡亥與趙高的情誼很深,總是相信趙高。

有句成語「邯鄲學步」,
講的是趙國人的舉止很美,興許是七國中最美的。
這不單區別出胡漢之貌,且彰顯秦室內廷的秦趙之別。
在這種情境下,趙高一舉一動有理由成為胡亥的學習榜樣。

當趙高在指鹿為馬時,胡亥內心或許生疑,
然而,認為趙國文化高的心態驅使下,最終接受趙高所言。
 
   
五、書中附帶提的事件,
(1)只有焚書沒有坑儒(Page 203)
(2)春申君的通姦是假。(Page 105)
(3)貴族其實是國與國之間的潤滑劑(Page 301)


參考資料:
罗辑思维 秦始皇在隐瞒什么?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札記-風俗-蘆洲李氏古蹟抓周

當初,
我是由於馬英九總統著作《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
而到新北市蘆洲,走訪馬所說的台灣典範之一:
李友邦將軍,他的故居-蘆洲李氏古蹟。
(李將軍終被國民黨所誅,典範又如何?(註1))
 
去的那天,正在辦「抓周」,
還巧遇公司同事帶兒子參加。
後來向許主任提,
他第一句問我:你去抓周嗎?(我都幾歲了,還抓哩)
他又講那地方很無聊,他是為了女兒「抓周」才去的。
我從而猜想,「抓周」是李氏古蹟的常態性活動吧。
 
印象裡,
我是大學時讀顧炎武《日知錄》,得知「抓周」的由來。
上網查證(註2),出處竟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我以為我記錯,再搜尋《日知錄》才發現,
原來確實有寫,是顧炎武引《顏氏家訓》的話於書中,
請看《日知錄》.卷十三的第78段(註3)。
 
 
 
----
註1:自由時報:課綱記李友邦抗日 不寫遭國民黨槍斃

註2:「抓周」的由來為何?
 
註3:《日知錄》.卷十三
生日生日之禮,古人所無。《顏氏家訓》曰:「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親表聚集,因成宴會。自茲以後,二親若在,每至此日,常有飲食之事。無教之徒雖已孤露,其日皆為供頓,酣暢聲樂,不知有所感傷。梁孝元年少之時,每八月六日載誕之辰,嘗設齋講。自阮修容薨後,此事亦絕。」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百科_國語字辭典

今早朋友跟我聊他查的某中文詞彙,
我一聽,好像是跟方言有關,
當下想到我的《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便將電子檔分享給他。
我以為書本知識量(深度與廣度)往往優於網路,
若有書看,當盡量從書找會妥當些。
 
網路的好處,每每在於方便及快速,
多應付一般性,不深入之問題,單純作"工具書"看待便可。
 
如"常用詞彙",一般人只想知道什麼意思,怎麼用,
不在意、沒興趣其出處,就用教育部的網路國語辭典吧。
 
如是讀文言文而需查字辭,目的一樣是知其意、曉其用,
我則推薦漢典跟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的字典。
我相信,生活上,這三個已經非常夠用了,
不太可能用到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書。


我常用的網路字辭典:
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漢典(同義詞很多):http://www.zdic.net/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dictionary.pl?if=gb
中央研究院 漢籍全文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札記-哲思-道德勸說?

專案的SI(system integration),
叫我去跟SPEC(specification產品規劃)負責人道德勸說,
不要臨出貨不到一週,來個大幅變動,
說是有問題可提出,但事實是她說了算,沒得商量。哈哈。
 
基本上,從她講話的強硬語調,
便能感受到情緒冒火七竅生煙,我不信能改變什麼。
竟想抬出所謂的"邏輯、道理"來壓她氣焰,會適得其反,情形更僵吧。
這時,我較相信另一種可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反面)。
正如《顏氏家訓》<致序>(註1)的一段話:
「要禁阻小孩的過分調皮,師友的勸誡,不如僕人的指揮;
 要制止兄弟的鬩牆內鬨,講堯舜之道,不如妻子的勸導。」
找個與她親近的人談談吧,較為實際。
 
 
《孔子家語》的<觀周>(註2)有段孔子與老子的對話:
當孔子要離開周國,老子對孔子說:
「富者送別,會饋贈路費;仁者送別,會奉送吉言。
 我不是有錢人,不好意思,我今天就當一回仁者,送你幾句話吧。
 當今士大夫,聰明深察卻有性命之憂的,都是喜歡譏諷議論別人的人;
 知識廣博喜好辯論卻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愛揭發別人錯誤缺失的人。
 作為人子不要只想著自己,作為人臣要盡職全身。 」
孔子說:「謹遵教誨。」
因此,縱然知道自己的辦法比別人好,不需拿著去評判別人的不是而樹敵。
協同工作,往往多了要顧慮到他人感受(面子),
可能不採用最好辦法,而是"商量"出大家能接受的"適當",
想通就沒什麼好嘔氣的。
 
 
在黃宗羲/全祖望的《宋元學案》<百源學案>(註3)
談到邵雍臨終與程頤的對話:
程頤:「自此之後要跟先生永別了,先生還有什麼要交代嗎? 」
邵雍張開雙手示意。
程頤:「先生的意思是? 」
邵雍:「務令寬展自己眼前的道路。
    路太窄,自己都無法站,更別說能走了? 」
邵先生的意思是說:凡事留餘地。
我的師長就是引這故事告誡我們,做人做事要給人餘地。
山水有相逢,春風入卷來。
很難說日後會是怎樣的情形,總是與人為善,減少爭鋒相對吧。



-------
註1:
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
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

註2:<觀周>第11翻譯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
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
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
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
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
孔子曰:「敬奉教。」

註3:《宋元學案》<百源學案>,二程文集也有類似的話。
伊川問:「從此永訣,更有見告乎」先生舉兩手示之,
伊川曰:「何謂也?」
曰:「面前路徑須令寬。路窄,則自無著身處,況能使人行也!」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中史-(唐朝)文白對讀-舊唐書列傳136來俊臣

原文在維基文庫:卷186上 列傳第136: 酷吏上

本卷有11人,我只看完來俊臣的部分。
原本讀的目的是在找「請君入甕」的出處,
沒想到"狄仁傑被羅告"這段太生動,吸引我,便因而整個讀完。

起頭就說,
來俊臣是他父與友人妻通姦所產之子。
他父先是私通,而後對那友人騙財殺害奪妻,他才出世。
所以說,他來自門風敗壞的家庭。
成人後,以奸盜告密(誣告)發跡而謀業,受武則天賞識而當官。
犯在他手上的人,無論有罪沒罪,無一生還。
他所轄單位地處麗景門,侍禦史王弘義戲稱是「例竟門」。
只要來這的所有例子,皆是活到頭(竟)的人。

來俊臣與他的同黨寫書,教導如何構人入罪的SOP。
亦發明刑具,毫無人道地虐囚取供,
刑具可怕到只要囚犯見著,魂飛破膽,立即認罪。
很多人見來俊臣如此作為而飛黃騰達,紛紛仿效。
以至於告密之徒充滿道路,官員名流人人自危,
當官的逢上朝日,必會跟家人訣別:「我這一去,不知能否再見!」
以上是大致描述狄仁傑遭遇到怎樣的酷吏-來俊臣。


下面是在來俊臣列傳中,有關狄仁傑的原文:
『如意元年,地官尚書狄仁傑、益州長史任令暉、冬官尚書李遊道、秋官尚書袁智宏、
司賓卿崔神基、文昌左丞盧獻等六人,並為其羅告。
俊臣既以族人家為功,茍引之承反,乃奏請降敕,一問即承,同首例得減死。
及脅仁傑等反,
仁傑嘆曰:「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俊臣乃少寬之。
其判官王德壽謂仁傑曰:「尚書事已爾,得減死。德壽今業已受驅策,
欲求少階級,憑尚書牽楊執柔,可乎?」
仁傑曰:「若之何?」
德壽曰:「尚書昔在春官時,執柔任某司員外,引之可也。」
仁傑曰:「皇天後土,遣狄仁傑行此事!」以頭觸柱,血流被面,德壽懼而止焉。

仁傑既承反,有司但待報行刑,不復嚴備。

仁傑得憑守者求筆硯,拆被頭帛書之,敘冤苦,置於綿衣,
遣謂德壽曰:「時方熱,請付家人去其綿。」
德壽不復疑矣,家人得衣中書,仁傑子光遠持之稱變,得召見。
則天覽之愕然,召問俊臣曰:「卿言仁傑等承反,今子弟訟冤,何故也?」
俊臣曰:「此等何能自伏其罪!臣寢處甚安,亦不去其巾帶。」
則天令通事舍人周綝視之。俊臣遽令獄卒令假仁傑等巾帶,行立於西,命綝視之。
綝懼俊臣,莫敢西顧,但視東唯諾而已。
俊臣令綝少留,附進狀,乃令判官妄為仁傑等作謝死表,代署而進之。
鳳閣侍郎樂思晦男年八九歲,其家已族,宜隸於司農,上變,得召見,
言「俊臣苛毒,願陛下假條反狀以付之,無大小皆如狀矣。」
則天意少解,乃召見仁傑曰:「卿承反何也?」
仁傑等曰:「不承反,臣已死於枷棒矣。」
則天曰:「何謂作謝死表?」仁傑曰:「無。」
因以表示之,乃知其代署,遂出此六家。』

我初初讀時,困躓幾個詞彙,後來看文言文才明白。
1.「羅告」,等同「羅列罪狀提告」
2.「俊臣既以族人家為功」,意思是株連殺人為功勞,
 我誤以為以他家人為榮, 但上下意難接,哈哈。
3. 「茍引之承反」,承認造反。而在這之下的反,都是造反。
 由於這個反,我不曉得要解釋成造反,導致全文越看越迷糊。
 一解開這字,後面文意就越讀越明白。
4.巾帶,我猜是男子束髮的冠帶,這是漢胡之別。


接著,我要本著我想法,對這段文言的故事做一點點改寫:
狄仁傑與五位同仁,被來俊臣誣陷謀反。
來俊臣向來以大肆株連殺戮作KPI,
首先讓這六人認罪,才能牽連到他們同僚、下屬等等。
而祭出的方法是,
若六人一審認罪,便請旨按自首情況辦理,免除死刑。
反正他們縱使沒極刑,終不可能活著出獄。

在此交換條件的前提下,
當來俊臣審問狄仁傑除外的五人,一問便承認造反。
來俊臣告知狄仁傑:「五人已服罪,你呢?」
狄仁傑感嘆說:
「周朝新朝新氣象,前朝餘孽,本難逃一死,
 我甘願(為唐朝)殉國,當然(為唐朝)有不臣之心。」
來俊臣十分滿意這答案,
他令部下王德壽負責之後問案,試圖多多殃及些"同夥"來。

王德壽對狄仁傑:
「尚書,你的刑責確定了,不會判死。
 而我現在朝中任職,想升官,
 想透過你這事去牽扯楊執柔,可以嗎?」
狄仁傑:「這是要我做?」
王德壽:
「你在禮部任官時,楊執柔曾是你部下,
 依這層關係來說謀反他有一份。
 (這事被我揭發,我就能升官了)」
狄仁傑:「這是我狄仁傑幹的事嗎!」
語畢暴走,以頭撞柱,血流滿面。

王德壽見狀心想:
「可憐的老人,精神崩潰。
 想也是,一生名節,毀於一旦。
 算了,不要再刺激他。免得出事惹麻煩。」

狄仁傑既已承認謀反,便開始服刑,不再嚴厲監管。
狄仁傑跟守衛借到筆硯,
書寫冤屈在纏頭的布巾,後將此布巾藏棉衣中。
有天,他對王德壽說:
「天熱了,幫我把棉衣交給我家人,抽去裡面的棉絮。」
王德壽可能見狄仁傑蓬頭垢髮邋遢樣,心生同情,照辦。

狄家人得到衣內書信,上呈武則天皇帝。
武則天吃驚,召見來俊臣來問:
「你說狄仁傑承認謀反,為什麼讓他兒子來訴冤?」
來俊臣:
「如是有冤,為什麼要承認謀反?」
(用問句回答問句,兜圈構成類似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
 甲說:承認有罪,為什麼要喊冤?
 乙說:既然有冤,為什麼承認有罪?)

來俊臣又說:
「狄仁傑在牢裡吃好穿好,這巾帶(訴狀),不可能是他的。
 陛下可差人去看他巾帶在不在。」

武則天派周綝核實此事,
而來俊臣趁周綝沒到前,令獄卒借巾帶給這六人戴上,
(怕節外生枝,六人皆給)命他們站西側,等候周綝。
周綝來後,屈於來俊臣淫威,不敢向西看,望東唯唯諾諾。

來俊臣說六人有狀轉呈皇上,請周綝稍待片刻。
接著,來俊臣唆使判官為六人寫謝死狀,偽裝署名後交周綝。

有一八九歲孩童(樂思晦的兒子),被來俊臣誅夷全家,
假借在朝廷當雜役的機會,舉報有人謀反,得以見到武則天。
為什麼他舉報就能見皇上呢?
一來,小孩通常不會說謊;
二來,小屁孩年紀小小就學人告謀逆,蠻使人好奇的。
   
武則天:「孩子,要告誰顛覆政府?」
孩童答:「來俊臣,他心狠手辣,善於誣陷別人。
     假如陛下虛列某大臣的幾項罪名,讓他查,
     結果他定能湊齊人證物證,使所有罪名成立。」

雖說答非所問,但武則天知這孩子是為報家仇而來,不計較。
且由此事,武則天對狄仁傑謀反案,稍知怎回事,
感到釋懷,便提訊狄仁傑。

武則天問:「你為什麼承認謀反?」
狄仁傑答:「若不這樣說,臣早已死於刑求。」

武則天問:「既然想活下,為何又寫謝死狀求死?」
狄仁傑答:「臣沒寫過。」

武則天拿謝死狀給狄仁傑看,
對了對筆跡證實是有人代簽,終於六人無罪釋放。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化學_喝小蘇打水解殘餘農藥?

先明講,下面這段關於蘇打水的資訊是錯,免得有人誤解。
 
有一天,我買水果,聽到店員跟顧客說:
「你可以喝蘇打水(碳酸水)中和吃下的殘留農藥,
 外國人就這麼做,吃水果完,泡杯蘇打水喝。
 參考看看吧。若你不相信我說的,你可以上網查,
 網路可證明...。」
 
 
我頭次耳聞,喝碳酸水可中和吃下去的農藥!
到底靠不靠譜,我當然得網路搜尋一番,
但結果是至今沒看見一則支持店員說詞。
 
經常聽到的是用小蘇打水(碳酸氫鈉,弱鹼性)洗蔬果,
中和掉農藥的酸性,而已故的林杰樑醫師則是建議,
與其用小蘇打水除農藥,事後再用清水漂洗,
不如直接用清水。(註一)
 
 
再談談是市面的蘇打水,它是把二氧化碳加壓入水,
飲用的好處是喝下的舒服的口感,
及入口產生的二氧化碳,帶走體熱,產生清涼。
店員說的"泡",應該是拿小蘇粉(碳酸氫鈉)泡水,
同樣會產生二氧化碳,但目的非解熱,
我查到的,它主要拿來中和胃酸。(註二)
不過,我所學的是拿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當制酸劑。
 
 
我偏向相信人心善良,
所以,我猜我沒來前,存在一段問答。它是這樣的:
顧客問:「怎樣去除水果的殘餘農藥?」
店員答:「用小蘇打水清洗...你也可以喝蘇打水...」

這才帶出了有爭議的聯想。
 
 
 
------
註一:http://www.ttv.com.tw/lohas/green17775.htm

註二: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category=%B9D%C5%A5%A4%A3%B6%EE%BB%A1&pid=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