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札記-人類-抗生素、微生物與變胖有關※

查找「抗生素、微生物」和「變胖」之相關性的資料,
第一篇文章是「泛科學網站」的這篇文章:2012/09/18_抗生素與變胖有關
篇幅不長,細讀起來,說得有點繞(複雜)。

內文:
 在一篇八月二十二日發表於《Nature》期刊的研究中,
 科學家使用了畜牧業長久以來用來增胖牲畜的方法:持續餵食老鼠低劑量的抗生素。
 抗生素改變了老鼠腸子及胃部細菌的組成,且改變了細菌消化營養素的方式。

 實驗老鼠體內的細菌,
 活化了更多能夠將碳水化合物轉換成短鏈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的基因,
 及肝臟中與脂類轉換相關的基因。據推測,這些分子途徑中的轉換造成脂肪堆積。
 就跟農場動物一樣,被使用抗生素的老鼠也出現增重的情形。

一般人所具備的常識是,
抗生素的用途是"消滅"一切細菌,無論是對人體有益或有害的細菌。
但說歸說,不保證能完全消滅所有細菌。
因此,文中連鎖反應的第一步,「低劑量抗生素,改變...腸胃內細菌組成」。
換言之,低劑量抗生素讓某種細菌死了,某些細菌存活,並且此消彼長。
接著,第二步,那些存活下來的細菌,活化了"能堆積脂肪的基因"。
第三步,在基因運作下,漸漸肥胖。

低劑量抗生素→某種細菌死了,某些細菌存活,此消彼長→
某存活細菌影響下,某一能堆積脂肪的基因活化→肥胖


*****
這一段同是有點複雜:
 根據今日刊登在《Nature Immunology》的研究,
 微生物似乎也是基因性肥胖(genetically induced pudginess)的幫兇。
 當研究人員將老鼠身上一個包含某種稱為淋巴毒素(lymphotox)的腸道分子的基因去除時,
 分段絲狀菌占領了正常的微生物群聚。
 此種細菌跟絛蟲一樣會消化掉多餘的脂肪-不管老鼠吃什麼,牠們會依舊「苗條」。
 此外,保有淋巴毒素的老鼠,
 即使研究人員將分段絲狀菌植入老鼠腸部,牠們依舊不會發胖。

說之前,先點出這一段的三個要角,
(1)淋巴毒素的基因,簡稱:基因。
(2)與基因合作共生的微生物,簡稱:微生物。
(3)分段絲狀菌,簡稱:細菌。

文中的第一個實驗是,移掉「基因」,接續反應是「微生物」減少,
然後,「細菌」增多,「細菌」消化體內脂肪,於是,變瘦。

移除「基因」→「微生物」減少→「細菌」增多→消化體內脂肪,變瘦。

第二個實驗是,不移掉「基因」,僅增多「細菌」,就不發胖。
結合上述,兩實驗的結論應當是:「細菌」是瘦身的主要因素
然而,起頭的結論是「微生物似乎是基因性肥胖的幫兇」
它要說的是:沒「微生物」,就不會胖。「微生物」才是主要說明對象!不是「細菌」!

合理推測,有個前提沒交代清楚:
「微生物」與「細菌」互斥唯有讓「微生物」變少,方能使「細菌」變多
因此,第二個實驗:
不移除「基因」「微生物」變少,「細菌」方可變多消化體內脂肪,不發胖。

如是,講「微生物」在,瘦不下來,才站得住腳。
如若再有「微生物」會增加身體脂肪的實質證據,那就無懈可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