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風俗_疊石頭

留意最早的一次,應該是2013年在日本廣島彌山(弥山),
看到一落一落的疊石,如下圖。我以為是當地的風俗習慣,但當時沒進一步深探。



這回又在群馬縣草津西河原(西の河原)見著,數量太多,很難不看到,如下圖,
而後起疑:日本各地都有嗎?這是日本故有之傳統嗎?





查網路資料,都說疊石的目的是祈福、許願,非特定國家之習俗,
換句話說,世界各地都能看見有人這麼做。還有人說:疊得越高,願望越容易達成。

三立新聞(註1)比較"獨特",僅他如此報導:「所有疊石是韓國人所為」,
為何如此確定?是不是三立還想再補充幾句:
「即便不是,那也是由於韓國帶頭開始,其他國家旅客才有樣學樣...」

我覺得,要找到第一落是誰所疊,太困難了,我可不敢下結論。
然而,就像留字「某某某到處一遊」,
不管做什麼,要有公德心,以不破壞當地景觀為前提,
像三立新聞拍的那張吳哥窟的疊石,如下,那有些過份了。




---------------------------------------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飲食_甘納豆是什麼豆

甘納豆
甘納豆,好像我小時候過年拜拜時會看到,應該是傳統零食。
在日本也是這名,漢字一模一樣(念あまなっとう)。
然而,我從不知它是由什麼豆子糖漬而成。方才查到這壹週刊的報導:
【老店秘訣】原來甘納豆是用這種豆做的(註1),寫是白雲豆;
而維基(註2)則說:臺灣傳統甘納豆使用雲林花豆,近年改用中國大陸白雲豆
我的幼時印象似乎是花豆。

若說大小相近的豆類,與之相反的零食,我第一念頭是蠶豆(註3)。
甘納豆與蠶豆,一甜一鹹、一軟一硬。
蠶豆



---------------------------------
註1:【老店秘訣】原來甘納豆是用這種豆做的 圖片來源


註2:維基:甘納豆


註3:蠶豆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韻文_(清)袁枚<遣興>:阿婆猶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袁枚<遣興>: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猶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理論上,不太需要白話,這淺顯得很。
但還是講一下:
愛好詩詞,追求寫出完美作品之故,下筆素來艱難;
即便成稿,也要反反覆覆修改千次,方得心安。
潤色文辭好比女人化妝,何關年紀,
阿婆仍像她少女時一般,頭髮沒梳好,羞被人看。

我覺得此詩中最高超處是後兩句的譬喻。
女人的愛美天性,隨處可見,容易想像,十分畫面感。
借它表現出詩人從年少到年老,對詩作品質的嚴謹堅持。
我特愛這首詩的,若和人聊到寫文章的過程,我便會引這首詩形容:寫作之難。
以我的文筆水平,從來難能想像杜甫的「下筆如有神」、李白的「一斗詩百篇」。


我讀我以往在這個部落格寫的「詩」筆記,
篇多於在白話翻譯、解釋作者為何這麼寫(發生什麼故事)、以及詩帶給我的感想(或聯想)。
我不擅長文學分析。好像有人說過:最重要是寫個人感受,這是異於他人之處。

若非得做,我應該會選好上手的活。
我曾自問:「解說一首詩,最樸素分析法是什麼?」
我首先想到的是:詩經的「賦比興」,應該沒有比這更簡單吧!
此詩頭兩句是賦,平鋪直敍。而後兩句是比,妙喻取譬。結束。

2019年11月2日 星期六

飲食_真偽四川菜

和熟悉的人聊天,生活上的人事物有重疊,便是東家長、西家短;
那和比較不熟的人聊天呢?天氣?衣著?新聞時事?
據說華人愛閒聊食物居多,雖然我沒統計資料可以證實,
但不得不說這是蠻保險,不會產生不悅的作法。


具體都聊些什麼呢?
不會是開場先來段「報菜名」,請問你喜歡那道菜?這太費勁了。
自然推薦哪家餐廳,招牌菜是什麼菜。

好像在此網紅盛行的年代,重視視覺,
特別愛以色香味的「色」相競,口味漸漸轉為次要因素了,
依仗的是擺盤精緻或令人食指大動的賣相,才能使更多人慕名而來。

在台灣,我很少聽人談及菜系,
如八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徽菜、湘菜八種。
它們有的還有分支,
一般人就已經不清楚它們誰是誰,更別提能不能區別怎樣才是做得地道。
於是乎,便出現了一些有趣的名詞,
像台灣口味的川菜,台灣人以為的川菜,實情是,它不是川菜。

我同樣是不知來歷,哈哈,可是我會查資料。
百度百科(註1)寫:
川菜的特色:
 口味麻辣為主,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
 以善用麻辣調味(魚香、麻辣、辣子、陳皮、椒麻、怪味、酸辣諸味)。
無論是川菜,或台味川菜皆秉持這原則。


說說一兩道川菜的由來吧~
第一道,宮保雞丁
它是由清朝官員丁寶楨(註)所創,
丁寶楨是貴州人,他在四川總督任內按川菜辣的特性,創作出此菜,被劃歸成川菜。
為什麼菜名有「宮保」二字呢?
宮保指的是「宮銜」,
即太子六傅(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由於丁寶楨死後,追贈太子太保,故而名之。

第二道,魚香茄子
菜名裡是魚"香",僅有香氣,沒有魚。
相傳是四川有位婦人怕浪費,把燒魚剩下的蔥、蒜、薑、辣椒、醬、醋等去腥用的調味品,
一起放入下一道菜中拌炒,做出來滋味意外的美味。
所以,這種燒魚剩下的「配料」經流傳、改良變成專用的調味料,成了後來的「魚香」。


再者,講兩道台味川菜。
第一道,五更腸旺
名稱由來的說法不一。
我覺得當中好玩的東森新聞(註4)介紹的、與蔣經國有關的那套。
原文:
兩蔣時代的黨政高官,有時會忙碌到凌晨,而且又肚子餓,
廚師們就按照「明清古法」,聚集草燈、燭火,按古法煮腸血,
這一煮就得到五更天,於是把它取名為「五更腸血」,
但為什麼現在我們都叫它「五更腸旺」呢?
前總統蔣經國的廚師杜遠佟解釋,
「張大千先生吃了滿喜歡的,說這個菜叫什麼名字?但他覺得五更腸血那個血字多難看,
四川人講血字是紅色的,紅色的就代表旺,所以把五更腸血這個血字改成旺。」
註5

第二道,蒼蠅頭
發明者是:台北延吉街〈皇城老媽〉四川家庭料理餐廳的創辦人鄭文強。
照中國時報(註6)的報導時間去反推,約莫在1990年才有此菜。
鄭先生說當時是為了惜物不浪費,這和上述的「魚香」遭遇很像,
順手用廚房裡(用剩的)的豆豉、切成小段的韭菜,和一點點肉末,做成員工餐的菜式,
同仁反饋挺下飯的,便乾脆放入餐廳菜單,結果大受好評,其他店跟風抄襲。
久而久之,成了台灣才有的著名「川菜」,四川吃不到喔。

註7



--------------------------------------------------------------------------------------


丁寶楨(1820年-1886年),譜名瓊選,官章名寶楨,字穉璜,號佩之,行三,
貴州大定府平遠州(今織金縣)牛場鎮人。
清朝政治人物,洋務運動重要成員,官至四川總督。...
丁寶楨病逝於任上,享壽六十六歲。追贈太子太保...


相傳是四川地區有個婦人為了避免浪費,
就將昨天燒魚剩下的蔥、蒜、薑、辣椒、醬、醋等去腥用的調味品,
一起放入下一道菜中拌炒,結果意外的滋味令人回味無窮,
而這種本來是用來燒魚的配料就被稱為「魚汁」,
經過流傳與改良之後成為現在的一種專用調味料。


註4:

[豬血、鴨血,在中國大陸,本來就稱:血旺]




為了惜物不浪費,台北延吉街〈皇城老媽〉四川家庭料理餐廳的創辦人鄭文強,
順手用廚房裡的豆豉與切成小段的韭菜,以及一點點肉末,
研發了〈蒼蠅頭〉這道菜當員工餐的菜式給同仁嘗,
因為實在下飯後索性列入了餐廳菜單,
結果大受歡迎並被全台各菜系餐廳「學以致用」,成了一道名菜。
不少人還以為這〈蒼蠅頭〉是道四川「老菜」,菜餚沒法申請專利,也沒著作權,
看著別家餐廳都推出了〈蒼蠅頭〉,鄭文強也只能笑稱「至少我對餐飲業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