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外國文學_狄更斯《雙城記》書評之筆記

這篇文章對"《雙城記》書評"所作的筆記。


《雙城記》的故事綱要就不提了,
維基(註1)有,而且影視劇改編到翻、敷演到爛。
狄更斯寫作風格,很多人熟悉,筆鋒詼諧幽默,
用詞通俗,不是走典雅那派,甚至可以說用小孩子的視角看世界(註2),
而GET則是說他在《雙城記》將他兩大技巧發揮淋漓盡致:
 第一個技巧是精巧的重複手法,
 重複婉轉的句子猶如咒語般迴盪在恰如其分的地方,
 讀者不僅不覺得冗長繁瑣,反而越讀越有味道。
 第二個技巧是創造水到渠成的戲劇性衝突。


這些在說作品本身,往往看到的書評盡如此,
從作者何許人也、一眼就能認出的寫作風格為何,
再將故事梗概講一番,臧否當中人物性格,劇情叫人拍案叫絕之處等等。
然而,我個人更有興趣的是:怎麼來,怎麼去。
也就是:狄更斯創作的動機、題材,從哪來?
又,作品後世的正反兩面的評價中,有沒有代表性的觀點?


這兩項,澎拜新聞的上海書評有篇難得的佳文(註3),與多數文章大異其趣,
摘要如下:
 雖然狄更斯在前言裡說,創作《雙城記》的念頭,
 始於1857年同親友一起出演的威爾基•柯林斯劇作《冰淵》(The Frozen Deep),
 但大部分人還是將托馬斯•卡萊爾的
 《法蘭西革命》(The French Revolution:A History)視作《雙城記》最直接的靈感來源
 在1840年的一次演講上,狄更斯初識卡萊爾,
 旋即被後者的雄辯風采感染,《法蘭西革命》自此就成了他隨身攜帶的讀物。
 而為了狄更斯可以收集到全面的資料,
 卡萊爾更是從他泰晤士河畔夏納步道(Cheyne Walk)的書齋裡給他運去了幾車參考書。
 無怪乎狄更斯的書裡經常把這場震盪寰宇的革命比喻成地震和洪水——
 類似表述在《法蘭西革命》中也俯拾皆是。

 1859年4月,
 狄更斯主編的文學周刊《一年四季》(All the Year Round)創刊,此即《雙城記》連載開端。
 狄更斯晚年,創作方式有所改變,
 上一部在刊物上每周連載的小說,還得追溯到1854年的《艱難時世》;
 《雙城記》的篇幅接近其兩倍長,直到年底才推出單行本。
 在這部作品中,狄更斯關注的不再是倫敦的金融資本家、小公務員、政客和律師,

 而是將想像力的觸鬚伸向了十八世紀後半葉席捲歐洲的革命風潮。

 《雙城記》最早的批評聲音或許是
 發表在《觀察家》(Observer)1859年12月11日號上的匿名評論。
 文章說狄更斯自以為能藉小說讓公眾更好地認識這場革命,
 但其實他的創作素材僅僅取自《法蘭西革命》,
 而很不幸,關於法國大革命的真實情況,世界上有遠比卡萊爾此書更為可靠的作品。

 對狄更斯這部小說攻擊最烈的,
 無疑是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伯父詹姆斯•菲茨詹姆斯•斯蒂芬(James Fitzjames Stephen)。
 他認為,狄更斯簡直把“當代”英國人和法國人的祖父一輩醜化成了野蠻人
 (a sort of savages, or very little better),殘忍、偏執、不講公道、不服管教……
 英國的形象在他書裡與歷史不符,
 “大約九十年前的英國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依舊是個了不起的國家”——
 那時的英國當然有諸多弊病,但狄更斯沒有公正地在作品中加以表現。
 或是因為私人的反感,或是反對狄更斯的政治主張使然,
 斯蒂芬在抨擊《雙城記》時極盡刻薄之能事,言語絲毫不留情面。
 他對比了狄更斯和另一位他不太看得上的作家,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的作品,
 說司各特的小說雖然是“冷掉的湯,半生不熟的羊肉,咬不動的雞肉”
 (cold soup, raw mutton and tough fowls),好歹還算食物;
 狄更斯的小說則是燉貓肉,完全難以下嚥。
 他認定《雙城記》裡的厄弗里蒙地侯爵根本不可能存在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法國,
 法蘭西貴族縱有千般不是,也不會那樣毫無顧忌地迫害別人,更別說可以指望逃脫制裁。
 跟那篇匿名評論中的觀點一樣,斯蒂芬也將狄更斯寫歷史時的漏洞百出,
 歸因於他只讀過一本《法蘭西革命》便草草動筆。
 GK 切斯特頓為《雙城記》寫過一篇導讀,亦莊亦諧,煞是耐讀。
 他比較了狄更斯和卡萊爾,
 “卡萊爾讀過很多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東西;狄更斯只讀過卡萊爾。
 卡萊爾的想法來自參考文獻和資料的仔細整理、小心求證;
 狄更斯的想法來自街談巷議,而且往往是同一條街同一條巷……”,
 但即便如此,狄更斯卻比卡萊爾更正確。
 他筆下的法國大革命或許比卡萊爾筆下的更真實。
 那場革命的前因後果也許遠比卡萊爾想像得簡單,反倒讓他無法理解了。

 切斯特頓繼續寫道:
 “西德尼•卡屯的憂鬱是倫敦的憂鬱,而不是巴黎的憂鬱。”
 因為狄更斯終究是個徹頭徹尾的倫敦佬(Cockney),只知道倫敦的宇宙的中心,
 不知道巴黎是歐洲的首都,更不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


我個人偏好這樣的書評。
 


----------------------------------------
註1:維基:雙城記


註2:BBC紀錄片:狄更斯其人 Armando's Tale of Charles Dickens
(1)詞彙是通俗的,但是使用得令人驚奇:怎能說這麼到位、貼切,我怎麼沒想過這種句子。
(2)多產作家,創造出八九百號人物。


註3:迤邐鴉︱小說不應承擔評價歷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