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美術_孟克《吶喊》

註1,1895年作品
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註2)的畫作《吶喊》,
表現的情感一目瞭然,是種巨強烈焦慮、恐慌感,不禁讓人想畫家是受到什麼重大刺激。
而且,識別度太高了,即便是不認識畫家,不曉得作品名的人,一過眼便難遺忘。
至今仍影響流行文化,如電影【驚聲尖叫】裡,殺手戴的「鬼臉面具」便源自它(註3)。

註3:【驚聲尖叫】殺手面具
後來,我才知道這畫風是表現主義,
並且畫家共畫了四張,分別在1893年兩幅、1895年一幅、1910年一幅。
上圖是1895年所畫,唯一的私人收藏。而下圖是四幅的全體照。



到底是誰讓圖中之人表情扭曲?
以他所看的角度,是畫家或是正在欣賞這幅畫的...人嗎?哈哈。



-------------------------------
註1:圖片來源:名畫檔案:表現主義


註2:維基:愛德華·孟克
《吶喊》(挪威語Skrik,也譯作《尖叫》,作於1893年),是孟克最著名的代表作,
被認為是存在主義中表現人類苦悶的代表性作品,
其他作品的慣例一樣,他一共畫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吶喊》
孟克在世紀之交時期創作了交響樂式的《生命的飾帶》(The Frieze of Life)系列,
《吶喊》屬於這個系列。這個系列涉及了生命、愛情、恐懼、死亡和憂鬱等主題。


註3:圖片來源:名畫《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從《辛普森一家》到90年代恐怖片《驚聲尖叫》裏的殺手佩戴的鬼臉面具,
 《吶喊》出現在許多流行文化中(圖片來源:Get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