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札記-中史-史論,選擇相信與不信

2/17我在臉書分享的一篇(非我寫)文章(註1),
講三國時代,關羽敗走麥城,於反應時間充足下,身為大哥的劉備卻不發兵救援,
而諸葛亮位居宰相,為國家計,關鍵時刻也不救關羽,對此,作者發表觀點。


先說諸葛亮的袖手旁觀,他和關羽的確有過嫌隙。
嫌隙一,劉備降貴紆尊,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禮遇比兄弟還親,關羽不以為然。
嫌隙二,孫權想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派諸葛瑾(諸葛亮的兄長)向關羽說親,
    關羽悍然拒絕並怒罵諸葛瑾、孫權,
    違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政策,頗令諸葛亮不舒服。
因此,在蜀魏實力相差懸殊,不符諸葛亮《隆中對》中提出的北伐條件,
劉備卻執意讓關羽北伐,諸葛亮沒勸阻,章太炎斷定諸葛亮借刀殺人,想讓關羽送死。
然而,作者不同意這看法,作者認為諸葛亮沒阻攔,是因為了解劉備的性格,勸也是徒勞。
既然沒殺念,為何關羽在麥城,諸葛亮任由全軍覆沒,仍不派兵馳援呢?
這是由於荊州已失、敗局已定,身為荊州軍隊的最高統帥關羽,
無論如何都得死,就讓他負責到底吧。

再說劉備的見死不救。會不會打一開始,劉備就要借敵人之手,誅殺關羽?
如若這樣,自當沒想救過吧!?
作者覺得有此可能,因為根據三國史的著名專家方詩銘的論點(註2),劉關之間有心病。
心病一,由於關羽的驕橫跋扈,所以劉備對關羽也很不滿,
    比如關羽說到的“大丈夫豈能與老兵為伍”,並不是針對黃忠,而是針對劉備,
    因為是劉備讓黃忠與關羽平起平坐,是劉備讓關羽同老兵為伍。
心病二,關羽太跋扈,劉備的兒子劉禪太過無能,可能劉備考慮在他死後,
    劉阿斗控制不住關羽,因此在生前就要把這個隱憂解決掉。
在劉備讓小舅子糜芳與關羽一起鎮守荊州,做監軍監視關羽,足見劉備的顧忌。
於是,借此機會,剷除後患。


*****
以上是該文所說,接著講講我怎麼想。
即便我無法解釋,支援時間(半年)很是寬裕,劉、諸葛何以不出兵。
但人與人相處,無論彼此關係為何,總有一二件事情芥蒂,不足為奇。
要說是:為過去不愉快,劉或諸葛因而借刀殺人,只怕有些牽強。
更何況,有必要為殺了一人,而失去荊州,蜀國的半壁江山嗎?

再者,原文中(註2)作者言:
「劉為龐統之戰亡,言則流涕(註3);為法正去世,連日哭泣,諡曰翼侯(註4);
 劉與關,異姓兄弟,關被敵斬,劉竟然不落淚,不追諡,這可以證明劉欲殺關。」
然而,別忘了,關身亡於西元218年,220年,劉興兵征吳,聲稱為關報仇。
以大局觀,聯吳抗魏,才是上策,也是諸葛之願見。
若不是劉公報私讎,意氣用事,豈落得崩殂於白帝城的下場呢?

還有前面提(心病二),劉怕後主制不住關,
學西漢高祖將韓信、彭越、英布這些異姓王都消滅掉的手段。
可是,他們的死,是在漢統一天下之後。
若說劉選在四海未靖時殺關,未免操之過急了吧。
而且,要說怕權臣擅專,諸葛才能十倍曹丕(註5),不在關之下,
是否也該給他埋下殺招呢?因此,我對作者所言,是持疑的,但尊重。


*****
歷史、史論,不管是定論通說,或像此類的翻案文章,
我判斷的原則都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而所謂的證據,受到羅光先生影響(註6),
我較贊成「積極的證據」,援引證據肯定立論。
例如說:依據某某文獻,歷史應當是這樣。如若日後再出新的物證,講得在理,
縱然顛覆傳統見解,我也拋棄舊說,與時俱進。

我較不認同僅用「消極的證據」來疑古,意在否定一切,卻無可靠說法。
例如說:依據某某文獻,這段歷史可能不實,但舉不出一絲證據說明真相是什麼。
也就是說,要指正別人(正史)錯時,請也要說出實情始末,並舉出積極的證據佐證。

在《從黎明到衰頹》這本書(註7)說道:
所謂的超然,不見得就得質疑是否客觀,
 每個觀察者,多少都有所成見--這句話再重複就是廢話了。
 但是下面的說法也不能成立:
 成見難以防備、他們扭曲事實的程度全部等同、有節制的成見還是跟宣傳一般糟糕云云。
 比方就藝術而言,能夠察覺出自己的盲點即可算是『客觀』--
 此即超然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盡量避免看輕自己沒有感覺的東西;
 其三則是其他有識之士的見解,也有忠實報導的責任。
其意思是:
不是提出質疑就代表客觀,真正的客觀(超然)是,
一.懂得自己的盲點;
二.不看輕自己沒感覺的東西;
三.有識之士有個人見解,但不妨礙他會忠實報導。
  (不會說,因為他有自個意見,所以他會篡改歷史)

而那些拿著「是人,就是有偏見」作為推翻理由,
消極的證據」都省了,最終將把歷史導向無一可信的境地,
這不是對待歷史的態度,也不為大家所樂見的。

想翻案,真的沒問題,不過,前提是得提「積極的證據」及多多客觀吧。



---------------
註1:得到-中史-劉備為何不救兄弟關羽?

註2:劉備關羽"恩若兄弟"的假象:荊州之戰實為借刀殺人?

註3:維基:龐統

註4:維基:法正

註5:百度:白帝城托孤

註6: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Page II:
 近來古史辨的一派學人,善於疑古,善於列舉消極方面的證據,
 可是積極方面的證據則常舉不出來,
 可是他們卻常以懷疑而變成否認古史和古書的結論。
 這種方法缺乏研究學術的嚴肅性。

註7:巴森《從黎明到衰頹》的作者小記 Page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