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跟朋友談《易經》,我大致提了幾個觀點。
第一,雖然同本書,但每個人讀出的重點不一定相同
第二,確定出處,不代表確定其內容正確
第一,雖然同本書,但每個人讀出的重點不一定相同
這好理解,就是「見仁見智」。
我覺得人就像一個篩子,會過濾掉自己不想(不能)看到的東西,留下自己想要的。
《易經》有占卜的部分,稱象數,亦有哲理的部分,稱義理。
漢朝時天人合一的學說盛行,
漢儒(漢朝的儒家學者)解易就側重於象數,預測命運之類的。
漢朝時天人合一的學說盛行,
漢儒(漢朝的儒家學者)解易就側重於象數,預測命運之類的。
而到宋朝,政治制度幾乎完備,士大夫的人生目標從出仕轉向修心。
宋儒解易,則偏重義理。由爻辭、十傳闡述處世之道。
宋儒解易,則偏重義理。由爻辭、十傳闡述處世之道。
這不是說宋朝就沒有談象數的學者,而是說義理是主流,
我們可以看成這是"時代潮流"不同產生的差異。
若是讀古籍是為了準備考試,建議記大家的"共識"。考試比較少會考歧義的地方。
我們可以看成這是"時代潮流"不同產生的差異。
若是讀古籍是為了準備考試,建議記大家的"共識"。考試比較少會考歧義的地方。
第二,確定出處,不代表確定其內容正確
《易經》歷朝歷代都有不可不勝的學者在研究,
有的不知道是無心或是有意,扭曲前人的意思(包含《易經》本意)。
於是,我們得先作「還原」前人本意,
但這還沒完,別忘了前人和今人一樣,僅代表一家之言。
舉個例子,會比較明白些。
比如:我說:「張三說:『李四在辦公室』」。
你問了許多人,百分之百確認張三確實說過這句話,
然而,這不意謂「李四在辦公室」,有可能張三看錯了,也有可能張三說謊等等。
所以,我的一些文章會標註出處(這是誰說的),
而我同時又會表明:「不保證其正確性和合理性」,因為「那是兩件事」。
第三,不須「為尊者諱」、不強調「古人總是對的」
這是第二點的再延伸。有的人是謙卑,
會把古籍中「讀不懂」的地方(即便查過字典、詢問專家),
就說「先人智慧太深奧了」、「或許出現斷簡,才意思喪失(失古法)」,
就是不敢說「古籍說錯了。」,
如此,就沒有科學進步了(可以想想看西方醫學的古昔之別),
這跟認為「舊不如新」的人相同,都是走極端(過與不及)。
像讀佛典,我們的心態是一方面要確定「考據(出處)正確」,
另一方面則保持「不是越古越"原味"、亦不是 越新越"先進"」,
而是去找出整個貫通古今的核心思想,符合從前某個時代的"方便之法"是可以捨棄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