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人作夢所見的畫面,不會是整片文字,一定是具體情景。」
人的夢境可以全是象徵符號嗎?
人的夢境可以是全是抽象嗎?有如關於義理,邏輯,哲思等等...沒人能夠吧!
夢中所呈現的是人類最赤裸、最基本、最直觀的表現。
所以,語言、觀念的陳述溝通,
無論如何,得舉貼近生活的例子(或譬喻),給人親切感、即視感的實境。
我讀過的不少書,想表述的道理,少則兩三句,多則七八句差不多就能交代完畢。
然而,後頭所提的大量故事佐證佔去篇幅大半,很嫌冗長。
我明白例子肯定不可或缺,它的存在,至少有兩理由。
第一,增加說服。這裡專指實際案例,這使人相信我們說的有理有據,而不是假設推演。
比如你知道你的效仿對象是怎麼做而成功,你會更有可能跟著實行;
第二,易於理解。此即前言貼近生活的「親切感、即視感」,所造成的效果。
就是數量上,度的拿捏不好說準。我一貫的想法是:能省則省,簡潔為美。
可是,最近讀了萬Sir(萬維鋼)的一篇文章<我們為什麼打比方>,讓我這想法鬆動。
文的起頭是英國心理學家彼得·沃森(Peter Cathcart Wason)1966 年發明的邏輯題,
現在叫做“沃森選擇任務(Wason selection task)”,它是最常用的認知心理學測驗。
幾十年來,不知道被這幾代心理學家拿來做過多少次實驗。題目如下:
Wikicommons |
現在桌面上有四張牌,如上圖,它們向上的一面分別是:我們的規則是:「如果紙牌正面的數字是偶數,那麼背面的顏色就必須是紅色。」
-------------------------------------------------------------------------------------------------
1. 舉例子的不可或缺,原因來自於:- 第一張牌是數字 3
- 第二張牌是數字 8
- 第三張牌是紅色
- 第四張牌是棕色
若想知道這四張牌中有哪些張牌違反這條規則。請問,你至少需要掀開哪幾張牌呢?
答案是:數字 8 那張牌和棕色的那張牌。為什麼呢?
答案是:數字 8 那張牌和棕色的那張牌。為什麼呢?
3 是奇數,不在範圍內,故不需要;
8 是偶數,它的背面必須是紅色,因此,我們要檢查。
紅色那張,不論後面數字是奇是偶,皆合規。規則沒說奇數背面不可為紅色。
棕色那張,我們需查看它正面是否偶數,是的話,就違規。
從數據上看,受試者即使是歐美名校的大學生,答對率全都在 25%以下。
而華生 1966 年做的最早的那次測試,答對率只有 10%。
再看文中另一題,這題是社會題:
Wikicommons |
酒吧規定,只有18歲以上的人才可以飲酒。
上面這四張牌的正面是一個人的年齡,反面是他喝了什麼 ——
- 第一張牌是 16
- 第二張牌是 25
- 第三張牌是可樂
- 第四張牌是啤酒
請問,為了判斷都有誰違規,我們至少該翻開哪些牌?
答案是 16 歲那張和啤酒那張。絕大多數人都答對了這題。
這倒不是因為你做完上一題後,這一題便能輕鬆答對。
學者們當時不是同時給人這兩道題一前一後測,而是拿單一題目讓受試者作題。
雖然這兩題的背後邏輯相同,但第二題答對率遠勝於第一題。為何差別會如此大呢?
心理學家給出的解釋是:因為人的大腦本來就是做社會題用的,大腦喜好人類情境!
一些進化學家則認為,演化使得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更容易判斷人群中的作弊和違規行為。
大家一起生存需要合作,察覺違規是有利於加強群體合作的本能。
換句話說,將同一邏輯放在人類情境中的,我們便更能輕易理解。
對此,萬Sir給的結語說得很好:
這告訴我們一個俗氣的道理和一個深刻的道理。
俗氣的道理是因為人不太擅長抽象思維,所以,我們跟人溝通一定要多打比方。
所謂打比方並不是簡單地“把抽象思維變成形象思維”,
也不僅僅是“跟熟悉的事物類比”,
而是要給一個生活中的情境,以期能夠調動大腦更多、更古老、
更快速的區域參與分析討論。
這題告訴我們,打比方不一定意味著就會犧牲邏輯的準確性:
邏輯題的社會版的數學結構完全沒變,但是人們立即就更容易思考了。
我們要的不是比喻,而是情境。
深刻的道理則是大腦真是個……生理上的東西啊。
正如我們前面講的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我們如何學習》這本書中所說的那樣,
學習是神經的重用。
明明是同一件事,這麼說就行,那麼說就不行,
我們得適應大腦的老習慣 —— 這簡直有點尷尬。
而考慮到這一點,也許我們應該主動練習在不用打比方的情況下,
去求解數學題和理解燒腦的知識,這是一種因為反人性而高級的鍛鍊。
例子的目的,主要把人引入容易認知的熟悉情境,
這等同我所說的「親切感、即視感」,萬Sir的文章給出社會科學上的證明。
而所有書籍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們,作者永遠無法預期誰讀到這本書,
因此,多打比方有所必要。當然,聽的人站在你面前說他懂了,無須再囉嗦舉例。哈哈。
-------------------------------------------------------------------------------------------------
(1)人是情境、形象思維。單純的抽象邏輯,對人有相當的難度。
(2)若舉實例,更能取信於人。證實是有理有據,而非假設推演。
2. 無法預料別人熟悉於何種情境,多舉幾個例子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