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確問題
2️⃣ 收集資料
3️⃣ 分析資料
4️⃣ 提出假說
5️⃣ 驗證假說(失敗,返回 2️⃣ )
6️⃣ 探討外推性
往下細分,則應為:
一.明確問題
- 啟動問題意識 → 先問清楚要解答什麼?
- 設定研究目標 → 鎖定處理哪些面向,防止研究無邊際發散。
- 原則:沒問題意識就沒焦點,沒目標就沒邊界。
二.蒐集資訊 / 大數據
- 優先收集足夠且可信的來源(官方報告、權威論文、歷史數據)。
- 避免只依賴零碎、單一或二手資訊。避免與其他人訊息不對稱、資訊不正確 。
- 原則:資訊越準確、越全面,後面推導就越有說服力。
三.觀察現象
- 觀察的目的是獲取客觀事實,但會被個人的「信仰」、「立場」所干擾。
- 留意:所提問的問題亦會決定所看見的是否全面,視盲效應(Inattentional Blindness)。
四.分析與邏輯推演
- 檢驗數據真偽,清理錯誤或雜訊。
- 用因果分析、相關性、對比分析等方法:
- 找出關鍵詞元素。
- 條理化元素間的相互關係(因果、正相關、負相關等邏輯鍊條)。
五.提出論點假設
- 把分析結果收斂成一個暫時的答案/推論。
- 用一句話表達:「我認為 X 會導致 Y,因為 Z。」
六.驗證假設(如可能)
- 設計簡易實驗、A/B 測試或找更多案例驗證。
- 重點:關鍵變因是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差異。
- 若驗證結果與預期不符 → 回到第 2、3 步重查資料、重新觀察。
- 若無法實驗,則明示這是理論性想法,說明可驗證後續。
七.形成論點(論據 + 論證 = 論點)
- 用證據支持你的觀點,並回答可能的反駁。
- 驗證方法可包括實驗、交叉比對文獻、統計分析等。
八.推廣與預測
- 思考這個論點的適用範圍(Scope)。
- 預測未來情況,提出可操作、可行的解決方案。
- 評估是否可類推到其他相似領域/問題,確認共通性與限制。(有共通性、無共通性?)
一套好的論點,必須從清晰問題、可靠資料、嚴密邏輯出發,
經過循環驗證,最後才能自信地向外推廣。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