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這是《禮記》.學記上的一段話。
這一句「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最讓我感興趣。
這一句「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最讓我感興趣。
而且,一開始讀"學,然後知不足",頗令我疑惑,為什麼呢?
人不是"問(被問倒)",才羞愧、慚愧淺見寡識,他怎會說發生在"學"之後?
其次,學越多不是越有收穫,他怎會說更不夠呢?
人不是"問(被問倒)",才羞愧、慚愧淺見寡識,他怎會說發生在"學"之後?
其次,學越多不是越有收穫,他怎會說更不夠呢?
我剛開始讀古文時,老有"不得其門而入"、"不得要領"之感,
後來慢慢曉得了,得保持善念、往好而合理的方向去解釋、周延。
講得高尚一點,承襲博大精深的"中華道統",
楬櫫的肯定是深謀遠慮(理論)、經世致用(實用),而非詭辭欺世、好高騖遠之語。
其次,方向正確,
若做不到"橫說、縱說都能頭頭是道",則是我學疏才淺...
若提不出"實是求是,能夠執行的辦法",則是我不切實際...
上述我對「學,然後知不足」的第一問:
人不是在"被問倒",然後才知不足,怎會"學",然後知不足?
可以用「虛心(求教)」的美德帶入。正因為,虛心才會覺得不足,越學越多,善性循環。
並且,說不一定"被問倒"的人認為別人無理取鬧,不覺自己有不足。
反之,他若是虛心,亦進入「學然後知不足」的善性循環。<學記>這話也合理了。
而我的第二問:學越多不是越有收穫,怎說不足?
同樣用「虛心」可解答。不只是「虛心」,其它「正向思維」一樣可以詮釋,皆對。
------------------------------------------------
我把全文筆記完,又修改了這一篇。
2019.03.01更新
2019.03.01更新
------------------------------------------------
參考資料: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學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