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札記-兩性-蘇格拉底談擇偶:麥穗理論

彷彿是國高中,我就聽老師講過蘇格拉底叫弟子摘麥穗的故事,
剛剛查,它被編入了蘇教版(江蘇教育局)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6課。
題目是<最大的麥穗>,課文如下(註1):
 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
 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地裡滿是沉甸甸的麥穗。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
 「你們要去地裡挑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後,就走進了麥地。

 地裡到處都是大麥穗,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
 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
 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
 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
 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
 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
 他們回頭望瞭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為他們惋惜。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
 「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
 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人的一生彷彿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
 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
 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這和我聽聞的版本稍稍不同,我那版本,概略地說(註2):
蘇格拉底要兩位弟子穿過一塊麥田,摘一桿最大麥穗,但條件有二:
一.只能摘一次;二.只許進不許退。
第一個弟子,一進麥田,就挑了視力所及最大的麥穗,折下向前走,
結果看到路上有好多麥穗比他手上的飽滿,跟老師說:很後悔。
第二位弟子吸取第一位的經驗,進去後,不急著動手,慢慢選,深怕錯過後面的好機會,
不知不覺走到終點,手中沒有任何麥穗。

蘇格拉底就對這兩位弟子說,這就好比婚姻擇偶,
你以為你找到最適合對象結婚,但後面有機率遇到更好的;
或者,你千挑萬選,想像下一個會更好,也許就此錯過適婚年紀。


談及蘇格拉底的愛情觀,我直覺出處是柏拉圖《會飲篇》,可是找不著。
網路也沒有清楚交代典故來源。
好玩的是,最大的麥穗竟有好多套版本,
其中一版分支出四個故事,啟示什麼是愛情、婚姻、外遇、生活。
所以,我認為極可能是後人編造,但不失哲理。


這故事讓我想起前年讀的一本書:
布萊恩·克里斯汀《算法之美:指導工作與生活的算法》

第一章的選秘書的37%(1/e)理論,可引申用到擇偶上。
它是如何得出,我不多作介紹,直接講應用,舉例子。


首先,你要考慮好你幾歲開始找結婚對象,和幾歲以前要結婚。
假設你決定以18歲起始,最晚40歲,那37%的位置,大約是26.1歲。

你在26.1歲之前遇到的人,是你的「樣本區間」,你得諸數捨棄,
並挑出最好的一位(用A代稱)當日後的衡量標準;

你在26.1歲之後遇到的人,是你的「備選區間」,你能嫁(娶)的候選人。
自26.1歲起,當你遇到A還要好的第一位,便可以立即跟他(她)結婚。
根據數學計算,這樣做,你會最大概率嫁(娶)到最佳的對象。
而這是理論,存在理想前提。比方說,你選擇的人不會拒絕你的求婚。


我找資料時,剛好看到李永樂老師有一集講解這套數學原理,
內容跟書一樣,可作為詳細補充,如下:



------------------------------------------------
註1:最大的麥穗


註2:麥穗理論
我聽到的版本比較像這一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