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讀〈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這本書的序文提到:
「日本桓武天皇為躲避早良親王陰魂的怨咒,
從長岡京,遷都平安京(今 京都)。」
從那起,便揭開京都作日本千年首都的序幕。
對此,我相當好奇,
日皇桓武究竟跟他弟弟發生了什麼嫌隙糾葛?
何以會如此地害怕,怕到一定要易都,
且認定這一切盡是早良親王鬼魅作祟!
(中國史上,武則天也有過類似情節,自長安移都洛陽)
我因而整理一些資料集記成文,供日後查讀。
(黑、紫字,我的筆記與感想;藍字,引用文;綠字,資料可疑。)
「日本桓武天皇為躲避早良親王陰魂的怨咒,
從長岡京,遷都平安京(今 京都)。」
從那起,便揭開京都作日本千年首都的序幕。
對此,我相當好奇,
日皇桓武究竟跟他弟弟發生了什麼嫌隙糾葛?
何以會如此地害怕,怕到一定要易都,
且認定這一切盡是早良親王鬼魅作祟!
(中國史上,武則天也有過類似情節,自長安移都洛陽)
我因而整理一些資料集記成文,供日後查讀。
(黑、紫字,我的筆記與感想;藍字,引用文;綠字,資料可疑。)
一,桓武天皇的繼統
桓武天皇是日本第50代天皇,父親光武天皇因病讓位,
天應元年(西元781年)而承繼大統。
請見維基:桓武天皇的系表。
可留意到,皇位的承續,不單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而已。
姪兒傳叔的也有,孫姪輩傳伯公也有。
歸納來說:全在天智天皇與天武天皇這兩兄弟的血脈中傳位。
二,平成京(奈良)大安寺住持變早良親王
桓武天皇即位,沒立自己八歲兒子安殿親王 做皇太子,
而立出家、在大安寺作住持的胞弟,早良親王,作儲君。
後來,早良親王由於此事,還被稱作「親王禪師」,
據說他對佛法與文學的興趣,大過於政治。
來源:日歷史講座(一)
三,平成京政爭,導致遷都長岡
藤原氏世世代代與天皇有姻親關係。
有這層關係,恒武天皇相當重用「藤原種繼」。
然而不幸的是,
「藤原種繼」與早良親王身邊的重臣「大伴家持」不睦,
產生激烈的政治鬥爭,形同水火。
延曆三年(784年),
天皇為鞏固自己的力量,決定遷都長岡京(現京都府長岡京市)。
根據:早良親王資料
藤原種繼是外來血統的新興貴族(其母親是朝鮮半島移民);
大伴家持卻是傳統氏族貴族。
四,藤原種繼遭暗殺,天皇藉此肅清異己
延曆四年(西元785年)6月,
桓武天皇一方面命令藤原種繼負責長岡京的建造,
另一方面流放大伴家持到蝦夷地(日本東北)當鎮守府將軍。
是歲八月,大伴家持水土不服又操勞過度,隨即猝逝,得年68。
一個月後,在九月二十三日夜晚,
藤原種繼在巡視長岡京工事現場時,遭暗殺。
凶手很快便抓到,經過拷問,得知主謀者是大伴家持與早良親王。
事發後第五天,早良親王被幽禁在長岡京內的乙訓寺。
早良親王為証明自己的無辜,絕食十天左右。
但桓武天皇依然下了流放淡路島的判決。
護送途中,早良親王因過度衰弱,於淀川高瀨橋畔死亡(得年35歲)。
桓武天皇接到早良親王死亡的消息之後,仍不肯收回詔令,
於是早良親王的屍體被運到淡路島,以罪人身分,草草埋葬。
一個多月過後,安殿親王登皇太子位。
大部分後世學者認為:
桓武天皇假借種繼暗殺事件,澈底肅清反對黨。
五,災疾瘟澇頻出
1. 延曆五年(786年),桓武天皇的寵妃,藤原旅子的生母過世了。
2. 延曆七年(788年),三十歲的旅子撒手塵寰。
3. 延曆八年(789年)十二月,桓武天皇的生母溘然長逝。
4. 三個月後,也就是延曆九年(790年)二月,三十一歲的皇后死亡。
5. 同年(789年)七月,另一位妃子也逝世。
以上,這些人都不是經過長期臥病才過世,而是當天突然倒下來,當天即斷氣。
6. 同年(789年)九月,安殿親王臥病不起。
桓武天皇命京都七大寺所有僧侶早晚唸經祈禱,依然不見效。
桓武天皇認為是弟弟早良親王的怨靈作崇,於是命人到淡路島清掃早良親王的墳墓,
並安置專屬守墓人,但是後來可以發現,並無奏效。
7. 延曆九年(790年),夏季流行疫病,秋、冬兩季又流行痘瘡,
全國各地發生旱災,病死、餓死人數多不勝數。
8. 延曆十年(791年),疫病及災害仍然盛行,
八月,伊勢神宮遭盜賊放火。安殿親王的病情時好時壞。
9. 延曆十一年(792年)六月,桓武天皇命陰陽寮占卦安殿親王的病症。
陰陽寮占卦的結果是:這一切都是早良親王怨靈在作祟。
桓武天皇馬上派人到淡路島整建早良親王的墳墓。
不但在墳墓四周挖掘了護墳濠,更嚴禁在墳墓附近一帶殺生。
可是災難仍然持續。
10. 延曆十一年(792年)八月,豪雨集中在京都,
淀川氾濫成災,使長岡京成為沼澤城。
第二年(793年)元旦一過,還未完成的長岡京便走向拆毀的末路。
六,遷都平安京
桓武天皇積極展開再一次遷都的計畫,
這一次的新都城是被稱做「平安樂土」的平安京(現在京都)。
同樣模仿唐朝長安城,採棋盤式結構建築的平安京,
參考匯集了當時宗教、咒術、甚至風水的學說。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相應:
左青龍為賀茂川,
右白虎為當時的山陽、山陰二條大道,
南方是朱雀巨瓊池(昭和八年已遭政府填湖造陸),
北方是玄武船岡山,以阻擋早良親王的咒怨。
於是,延曆十三年(794年)十月二十五日,
新都還都未竣工,桓武天皇便慌慌張張地逃離長岡京,遷都平安京。
七,後續鎮邪與超渡
遷都後,桓武天皇的鎮魂行動仍然尚未結束。
延曆十五年(796年),
桓武天皇先是在平安京北方的鞍馬山上,建立了鞍馬寺,
又在被稱做「鬼門」的第一高峰比叡山上,建立了延曆寺,
命令曾經出仕唐朝的留學僧「最澄」加以守護;
而城內最靠近鬼門的東北方,
則鎮守了日本歷史上的最強陰陽師—「安倍晴明」的宅邸。
(安倍晴明生卒年為921年-1005年10月31日,不可能出現在這時代)
除了利用僧侶、陰陽師法力防堵,
延曆十六年(797年)五月,
桓武天皇派了兩位高僧到淡路島早良親王的墳墓前唸經謝罪,
期望能夠超渡早良親王的怨靈。
延曆十九年(800年)三月,
富士山爆發,火山灰整整下了三十五天。
七月,桓武天皇終於追贈早良親王為崇道天皇。
延曆二十四年(805年)元月,
又下令在淡路島建立安撫崇道天皇怨靈的靈安寺。
根據《日本後紀》記載,已經63歲的天皇,
常涕泗交加地向近侍懺悔自己對弟弟所做的罪行。
延曆二十四年(805年)三月,
赦免並平反所有於種繼暗殺事件時遭流放或抄家的罪人。
四月,將早良親王的忌日訂為國定忌日。
五月,於紀伊國(和歌山縣)伊都郡,建立了祭祀早良親王的三重塔。
八,我的心得想法
網路上有人的意見是:
「桓武天皇有八歲嫡子,卻皇太子讓早良親王當,埋下同室操戈的後患。」
我並非這樣想,由一,桓武天皇的繼統,
可得知日皇的傳位,兄傳弟,確無違制。
或許,這件事,早良親王本人感到始料未及。
(因為在這個血統內親,人皆可君,為什麼會輪到我),
然而在制度上,無垢病之處。
其次,早良親王若在延曆四年(西元785年),
懷篡位之心,行違逆之事,他大可殺天皇,為何要殺「藤原種繼」?
尤其「藤原種繼」一死,
他最主要的幕僚「大伴家持」一定為首要嫌疑,必然波及到他。
因此,早良親王絕食,表其無辜,有可信地方。
奉大臣為神的歷史,
在之前,有藤原鎌足(614年-669年)的談山神社,
藤原広嗣(ふじわら の ひろつぐ、生年不詳-740年)
的唐津市鏡神社(建於750年);
在同一時代略後,有坂上田村麻呂( 758-811年)的武神奉祀;
最重要的,也是我想引用的(雖然是後面的歷史證明前面,有些不妥),
是在之後(947年)的菅原道真(落雷)的事件,
我們可以發現,
天皇畏懼一介人臣被誣告而流放病逝的怨靈,能夠立天滿宮祭祀,
日本史上,是有這種天皇為臣子建廟的歷史經驗的。
桓武天皇自始自終不認為「大伴家持」無罪,所以不作任何舉動。
他最有愧的是,早良親王的死,明明知道他是被構陷。
註:維基上關於鏡神社的日文描述,我看不懂,
故不知道他被平反後,神社是不是欽定而建。
桓武天皇是日本第50代天皇,父親光武天皇因病讓位,
天應元年(西元781年)而承繼大統。
請見維基:桓武天皇的系表。
可留意到,皇位的承續,不單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而已。
姪兒傳叔的也有,孫姪輩傳伯公也有。
歸納來說:全在天智天皇與天武天皇這兩兄弟的血脈中傳位。
二,平成京(奈良)大安寺住持變早良親王
桓武天皇即位,沒立自己八歲兒子安殿親王 做皇太子,
而立出家、在大安寺作住持的胞弟,早良親王,作儲君。
後來,早良親王由於此事,還被稱作「親王禪師」,
據說他對佛法與文學的興趣,大過於政治。
來源:日歷史講座(一)
三,平成京政爭,導致遷都長岡
藤原氏世世代代與天皇有姻親關係。
有這層關係,恒武天皇相當重用「藤原種繼」。
然而不幸的是,
「藤原種繼」與早良親王身邊的重臣「大伴家持」不睦,
產生激烈的政治鬥爭,形同水火。
延曆三年(784年),
天皇為鞏固自己的力量,決定遷都長岡京(現京都府長岡京市)。
根據:早良親王資料
藤原種繼是外來血統的新興貴族(其母親是朝鮮半島移民);
大伴家持卻是傳統氏族貴族。
四,藤原種繼遭暗殺,天皇藉此肅清異己
延曆四年(西元785年)6月,
桓武天皇一方面命令藤原種繼負責長岡京的建造,
另一方面流放大伴家持到蝦夷地(日本東北)當鎮守府將軍。
是歲八月,大伴家持水土不服又操勞過度,隨即猝逝,得年68。
一個月後,在九月二十三日夜晚,
藤原種繼在巡視長岡京工事現場時,遭暗殺。
凶手很快便抓到,經過拷問,得知主謀者是大伴家持與早良親王。
事發後第五天,早良親王被幽禁在長岡京內的乙訓寺。
早良親王為証明自己的無辜,絕食十天左右。
但桓武天皇依然下了流放淡路島的判決。
護送途中,早良親王因過度衰弱,於淀川高瀨橋畔死亡(得年35歲)。
桓武天皇接到早良親王死亡的消息之後,仍不肯收回詔令,
於是早良親王的屍體被運到淡路島,以罪人身分,草草埋葬。
一個多月過後,安殿親王登皇太子位。
大部分後世學者認為:
桓武天皇假借種繼暗殺事件,澈底肅清反對黨。
五,災疾瘟澇頻出
1. 延曆五年(786年),桓武天皇的寵妃,藤原旅子的生母過世了。
2. 延曆七年(788年),三十歲的旅子撒手塵寰。
3. 延曆八年(789年)十二月,桓武天皇的生母溘然長逝。
4. 三個月後,也就是延曆九年(790年)二月,三十一歲的皇后死亡。
5. 同年(789年)七月,另一位妃子也逝世。
以上,這些人都不是經過長期臥病才過世,而是當天突然倒下來,當天即斷氣。
6. 同年(789年)九月,安殿親王臥病不起。
桓武天皇命京都七大寺所有僧侶早晚唸經祈禱,依然不見效。
桓武天皇認為是弟弟早良親王的怨靈作崇,於是命人到淡路島清掃早良親王的墳墓,
並安置專屬守墓人,但是後來可以發現,並無奏效。
7. 延曆九年(790年),夏季流行疫病,秋、冬兩季又流行痘瘡,
全國各地發生旱災,病死、餓死人數多不勝數。
8. 延曆十年(791年),疫病及災害仍然盛行,
八月,伊勢神宮遭盜賊放火。安殿親王的病情時好時壞。
9. 延曆十一年(792年)六月,桓武天皇命陰陽寮占卦安殿親王的病症。
陰陽寮占卦的結果是:這一切都是早良親王怨靈在作祟。
桓武天皇馬上派人到淡路島整建早良親王的墳墓。
不但在墳墓四周挖掘了護墳濠,更嚴禁在墳墓附近一帶殺生。
可是災難仍然持續。
10. 延曆十一年(792年)八月,豪雨集中在京都,
淀川氾濫成災,使長岡京成為沼澤城。
第二年(793年)元旦一過,還未完成的長岡京便走向拆毀的末路。
六,遷都平安京
桓武天皇積極展開再一次遷都的計畫,
這一次的新都城是被稱做「平安樂土」的平安京(現在京都)。
同樣模仿唐朝長安城,採棋盤式結構建築的平安京,
參考匯集了當時宗教、咒術、甚至風水的學說。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相應:
左青龍為賀茂川,
右白虎為當時的山陽、山陰二條大道,
南方是朱雀巨瓊池(昭和八年已遭政府填湖造陸),
北方是玄武船岡山,以阻擋早良親王的咒怨。
於是,延曆十三年(794年)十月二十五日,
新都還都未竣工,桓武天皇便慌慌張張地逃離長岡京,遷都平安京。
七,後續鎮邪與超渡
遷都後,桓武天皇的鎮魂行動仍然尚未結束。
延曆十五年(796年),
桓武天皇先是在平安京北方的鞍馬山上,建立了鞍馬寺,
又在被稱做「鬼門」的第一高峰比叡山上,建立了延曆寺,
命令曾經出仕唐朝的留學僧「最澄」加以守護;
而城內最靠近鬼門的東北方,
則鎮守了日本歷史上的最強陰陽師—「安倍晴明」的宅邸。
(安倍晴明生卒年為921年-1005年10月31日,不可能出現在這時代)
除了利用僧侶、陰陽師法力防堵,
延曆十六年(797年)五月,
桓武天皇派了兩位高僧到淡路島早良親王的墳墓前唸經謝罪,
期望能夠超渡早良親王的怨靈。
延曆十九年(800年)三月,
富士山爆發,火山灰整整下了三十五天。
七月,桓武天皇終於追贈早良親王為崇道天皇。
延曆二十四年(805年)元月,
又下令在淡路島建立安撫崇道天皇怨靈的靈安寺。
根據《日本後紀》記載,已經63歲的天皇,
常涕泗交加地向近侍懺悔自己對弟弟所做的罪行。
延曆二十四年(805年)三月,
赦免並平反所有於種繼暗殺事件時遭流放或抄家的罪人。
四月,將早良親王的忌日訂為國定忌日。
五月,於紀伊國(和歌山縣)伊都郡,建立了祭祀早良親王的三重塔。
八,我的心得想法
網路上有人的意見是:
「桓武天皇有八歲嫡子,卻皇太子讓早良親王當,埋下同室操戈的後患。」
我並非這樣想,由一,桓武天皇的繼統,
可得知日皇的傳位,兄傳弟,確無違制。
或許,這件事,早良親王本人感到始料未及。
(因為在這個血統內親,人皆可君,為什麼會輪到我),
然而在制度上,無垢病之處。
其次,早良親王若在延曆四年(西元785年),
懷篡位之心,行違逆之事,他大可殺天皇,為何要殺「藤原種繼」?
尤其「藤原種繼」一死,
他最主要的幕僚「大伴家持」一定為首要嫌疑,必然波及到他。
因此,早良親王絕食,表其無辜,有可信地方。
奉大臣為神的歷史,
在之前,有藤原鎌足(614年-669年)的談山神社,
藤原広嗣(ふじわら の ひろつぐ、生年不詳-740年)
的唐津市鏡神社(建於750年);
在同一時代略後,有坂上田村麻呂( 758-811年)的武神奉祀;
最重要的,也是我想引用的(雖然是後面的歷史證明前面,有些不妥),
是在之後(947年)的菅原道真(落雷)的事件,
我們可以發現,
天皇畏懼一介人臣被誣告而流放病逝的怨靈,能夠立天滿宮祭祀,
日本史上,是有這種天皇為臣子建廟的歷史經驗的。
桓武天皇自始自終不認為「大伴家持」無罪,所以不作任何舉動。
他最有愧的是,早良親王的死,明明知道他是被構陷。
註:維基上關於鏡神社的日文描述,我看不懂,
故不知道他被平反後,神社是不是欽定而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