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

札記-動物-被嫌棄的垃圾魚


我在公園(湖邊)遇到好幾回了,在離湖五六公尺以上之路面有琵琶鼠魚(俗稱垃圾魚)。
它們生命力很強,見到時它們外表上的水已經全乾,應該待岸上很久了,
但略微碰觸,會擺動身體。有人說,離水的狀態可存活12~24小時(註1)。
垃圾魚不會平白無故現身在乾岸,肯定是釣客丟棄,務令其死亡。
有些"好心"的路人見著,便用辦法讓它們回到湖中。
然而,好心的路人可曾想過:放生,釣客也可以做,卻偏偏要置之死地呢?


維基百科(註2)對這種魚的描述是這樣的:
 下口鯰(學名:Hypostomus plecostomus),
 又名琵琶鼠、琵琶鼠魚、清道夫、垃圾魚、異形,
 為骨甲鯰科下口鯰屬下的一個種,可食用
 在臺灣是常見的水族魚種,用來吸水族箱壁及鋪石上的藻類,
 但因成長快速且可能會攻擊其他魚種及吃魚卵,屬於入侵物種
 嚴重威脅本土魚類生存空間,若於河川捉到勿放回,更不可任意棄養、放生。


所謂的入侵物種,就是非台灣本土物種。
琵琶鼠魚,在台灣水域是沒有天敵、不被獵食,會壓縮台灣原生魚類的生存空間。
台北市內湖區的大湖公園,就是其中一例。
有人作過實地調研(註1):
 大湖公園的原生魚種,如鯉魚、鯽魚、草魚,如今已經比往年少了很多,
 而目前佔多數的是剩吳郭魚、垃圾魚、大肚魚。
 大湖公園的警告標語寫的不再是水深危險,而是請勿隨意棄置垃圾魚。
這也是為什麼要特意強調"捉到勿放回,更不可任意棄養、放生"的用意。
因此,前面提到釣客丟棄的原因,
可能是想:若減少琵琶鼠魚,日後還能釣到其他好吃的魚,
也可能是琵琶鼠魚肉質太差,有不如無(註3)。


既然琵琶鼠魚危害台灣生態,為何有人要引進飼養呢?
這就與它何以叫垃圾魚、清道夫有關了。
琵琶鼠魚在水族箱中,專吃其他魚類排泄物及水底沉澱物、水草甚至爛泥等"垃圾",
胃口奇佳且消化能力好,得名垃圾魚。
還有,它的嘴像吸塵器一樣,會清潔魚缸的壁面,
它擦過的地方都特別的乾淨,又被稱為清道夫(註4)。此即飼主養它們的目的。

但是,莫以為養了之後,水族箱會越來越乾淨,結果適得其反。
琵琶鼠魚出名的重污染戶(註5),糞便很多,需要經常過濾水、換水,
如果你給它過分充足的食物,不僅不會讓魚缸的水質變得清澈,還會有大量的糞便堆積。



-------------------------------------------
註1:
1. 垃圾魚的壞處(請不要再買垃圾魚)
垃圾魚生命力強大,可以在離水的狀態下存活1日,可以在台灣的河川中存活,
不管是在花蓮最乾淨的溪水中,還是在大漢溪、新店溪受污染的流域中,
都有辦法繁衍子代。
*****
垃圾魚的便便很多,與他所能清除的青苔相比,他的便便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2. 【台灣外來種】極惡入侵 琵琶鼠魚、泰國鱧魚與虎魚
令人驚訝的是琵琶鼠魚的生命力超強,離開水面數十分鐘仍能苟活,
甚至在人類面前裝死,伺機一跳一跳地滾回到水裡。
根據高雄師範大學教授梁世雄告知,琵琶鼠魚在十二個小時缺氧的情況下,仍然能存活,
甚至在實驗室裡將之置於零下二十度長達八個小時也不會氣絕。
*****
屬於底棲魚類的琵琶鼠魚,
以特化的吸盤口器專吃底泥及藻類等底層物質,刮食性的特性對於水中族群生態影響至鉅,
小魚魚卵也因此遭殃,直接壓縮了原生魚類的生存空間。


註2:維基百科:下口鯰 (圖片來源)


註3:外來種可能是生態怪客
琵琶鼠魚 
琵琶鼠魚俗稱「垃圾魚」,原產於南美洲。
水族箱業者引進的理由是牠們可以吃掉水族箱內的碎屑殘渣,省去飼主清洗的麻煩。
養在水族箱裡面的琵琶鼠魚,受到飼主照顧,不會成為入侵種,
可是棄養在池塘、河流中的琵琶鼠魚就不一樣了,
牠們屬於雜食性魚類,底泥、海藻、魚餌、碎屑、魚卵都是食物,
再加上繁殖力很強,又具有保護幼魚的習性,因此在自然環境中,
反而是「天佑琵琶鼠魚」,原本琵琶鼠魚只是水族箱裡的小配角,
卻四處繁殖擴散,釀成保護生態的大麻煩。

到高屏溪流域垂釣的釣客要小心了,
因為琵琶鼠魚業已成為高屏溪的強勢族群,怎麼釣都是琵琶鼠魚,
但因肉質不佳,不受釣客歡迎,經常丟棄在河岸兩旁,

不過牠們生命力很強,部分遭到截尾的琵琶鼠魚,
仍然會跳回河中干擾棲地,並與原生魚種搶奪食物,
甚至攻擊其他魚類、魚卵、啃食水中植物,嚴重破壞生態系的平衡。




垃圾魚是出名的重污染戶,
所以在水放置進魚缸的時候應該進行強勁有效的過濾,
可以用氧泵打24小時有條件過濾一天更好。
專家說明:一般在 6到8天換一次水,每次換四分之一的水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