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聊天,我不知道為什麼提到這件事:
「電子顯微鏡(準確說,是磁場顯微鏡)的發明是一場誤會,
原本是老師交待學生,要弄電子方式搞顯微鏡,具體細節我不知道,
而學生誤會老師意思,用磁的方式做實驗,結果成功了,還獲得諾貝爾獎。」
朋友說:那還真的得靠運氣阿~
回到家,我想找出處,才覺察(昨天)早上寫的筆記,落掉這一段了。
今一早,就去圖書館把他抄回來。
《病毒的故事》Page 152:
有趣的是,
「電子顯微鏡(準確說,是磁場顯微鏡)的發明是一場誤會,
原本是老師交待學生,要弄電子方式搞顯微鏡,具體細節我不知道,
而學生誤會老師意思,用磁的方式做實驗,結果成功了,還獲得諾貝爾獎。」
朋友說:那還真的得靠運氣阿~
回到家,我想找出處,才覺察(昨天)早上寫的筆記,落掉這一段了。
今一早,就去圖書館把他抄回來。
《病毒的故事》Page 152:
有趣的是,
因為發明這種特殊鏡頭得到1986年的諾貝爾獎的拉斯卡教授(Ernst Ruska)後來坦承,
當時他誤會了老師的意思,做錯實驗。老師要他發展電子顯微鏡,他卻去做磁場顯微鏡,
沒想到反而成功了(電子鏡頭是不會成功的)。因此做錯時間時,千萬別氣餒,說不一定....
其實,我會認為Ruska認真的成分,遠比運氣的成分來得高。
因為研發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機會放棄或轉向,
而且也不太可能都不跟老師接觸討論吧。
或許老師知道,讓他姑且一試,邊做邊學習,調整到正確方向。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臆度。
當時他誤會了老師的意思,做錯實驗。老師要他發展電子顯微鏡,他卻去做磁場顯微鏡,
沒想到反而成功了(電子鏡頭是不會成功的)。因此做錯時間時,千萬別氣餒,說不一定....
其實,我會認為Ruska認真的成分,遠比運氣的成分來得高。
因為研發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機會放棄或轉向,
而且也不太可能都不跟老師接觸討論吧。
或許老師知道,讓他姑且一試,邊做邊學習,調整到正確方向。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臆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