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讀別人寫的<五帝本紀贊>文白對照,
有人翻譯頭一句:「學者多稱五帝,尚矣」,我就不滿意了。
他這麼翻:「學者多稱讚五帝,五帝已經很久遠了。」
而下一句的「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則翻成:
「然而,《尚書》只記載堯以來的史料,但是(諸子)百家敘說黃帝,
他們的文字不典雅可靠,士大夫很難據此敘說」
"然而"跟"但是"是轉折的語氣,後面那一句,應該會是前一句的相反預期。
比如,學者多稱讚五帝,然而,XXX(非學者)不稱讚。
在古代,學者和士大夫的族群,高度重疊。
所以,在這兩句當中的學者、士大夫,
不可能既"多稱讚",又說"不典雅而很難提(那要怎麼多稱讚?,尤其是"多")"。
換言之,他翻錯了。「稱」要翻成"述說"才對。
而兩句話口語一點,可以這麼翻:
學者大都說"久遠前有五帝阿"(五帝的事很久遠了),
有人翻譯頭一句:「學者多稱五帝,尚矣」,我就不滿意了。
他這麼翻:「學者多稱讚五帝,五帝已經很久遠了。」
而下一句的「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則翻成:
「然而,《尚書》只記載堯以來的史料,但是(諸子)百家敘說黃帝,
他們的文字不典雅可靠,士大夫很難據此敘說」
"然而"跟"但是"是轉折的語氣,後面那一句,應該會是前一句的相反預期。
比如,學者多稱讚五帝,然而,XXX(非學者)不稱讚。
在古代,學者和士大夫的族群,高度重疊。
所以,在這兩句當中的學者、士大夫,
不可能既"多稱讚",又說"不典雅而很難提(那要怎麼多稱讚?,尤其是"多")"。
換言之,他翻錯了。「稱」要翻成"述說"才對。
而兩句話口語一點,可以這麼翻:
學者大都說"久遠前有五帝阿"(五帝的事很久遠了),
然而,《尚書》只記載堯以後的君主(五帝沒提完,缺黃帝、顓頊、帝嚳),
○我走的最西邊到崆峒,最北邊到涿鹿...在地人提到五帝在當地如何如何,就(1)。
○我讀過春秋、國語提過五帝,可惜我沒有深切考究,我想他們說的不假,
(年代久遠)資料有缺而已,就(2)。
○我現在蒐集好了遠古資料,加以解釋排序,挑出典雅的部分,作為本紀的第一篇。
所以,太史公僅選典雅,就意味著,刪去不典雅的,就(3)。
這篇,我覺得最重要的,倒不是五帝,畢竟神話成份居多,
---------------------------------------
2017.09.28更新
---------------------------------------
原文:
太史公曰:
而諸子百家有提到黃帝,但是文字不典雅,有身份地位的人很難開口(不願意)說五帝的事。
往下讀,就會發現整篇文章,就是圍繞著這三點:
(1)大多數人承認五帝存在
(2)正史文獻對五帝的事,紀載不全(例如尚書)
(3)紀錄五帝的文字太粗俗,致使人不想提。
後文的文字,大意是:
○孔子說過<五帝德>和<帝繫姓>,但儒家弟子卻不想提,就(3)。
○我走的最西邊到崆峒,最北邊到涿鹿...在地人提到五帝在當地如何如何,就(1)。
○我讀過春秋、國語提過五帝,可惜我沒有深切考究,我想他們說的不假,
(年代久遠)資料有缺而已,就(2)。
○我現在蒐集好了遠古資料,加以解釋排序,挑出典雅的部分,作為本紀的第一篇。
所以,太史公僅選典雅,就意味著,刪去不典雅的,就(3)。
這篇,我覺得最重要的,倒不是五帝,畢竟神話成份居多,
而是司馬遷作為一位史學家,實地考察獲得第一手資料的研究精神,以及行萬里路的範圍。
我小時候曾讀過一本講史記的漫畫,就描述司馬遷東西南北最遠走至何處,
其出處,就在這!
---------------------------------------
2017.09.28更新
---------------------------------------
原文:
太史公曰:
學者多稱五帝,尚矣。
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余嘗西至崆峒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
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余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繫姓章矣,
顧第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
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
故著為本紀書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